户王庄村第一书记周健龙:党建+产业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

2016-07-18 09:30:48 来源:德州日报 作者:

  转眼间,驻村已经一年多了,这期间,我带领群众实施了拱棚蔬菜种植项目,实现了基层党建和扶贫产业的优势互补、互动双赢,预计年底贫困户能全部脱贫。

  过三关,接地气摸实情

  2015年2月10日,在省直单位第一书记培训班结束后,我便第一时间赶到武城县武城镇户王庄村。

  这个村子共有264户村民,其中贫困户75户,共计234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村民主动创新、创收思想意识淡薄,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经济实体,属于典型的“空壳村”。

  起初,乡亲们虽然都很热情,但却打心眼里把我当作一个“省里来的干部”,交流中多是寒暄客套,并没有真正当成自己人、聊知心话。

  为此,我给自己定了个“过三关”的目标:第一关,语言关,亲不亲,听乡音,我放下普通话学起了“武城话”;第二关,形象关,我脱下西装、皮鞋,穿上了家常衣、老布鞋;第三关,劳动关,遇到谁家有农活了,我都积极主动搭把手。夏收时节,和村干部一起帮助老百姓收麦。

  鞋子和裤腿上有泥了,开展群众工作也就有谱了。拿扶贫工作来说,在75户贫困户中,有12户因年老体弱、劳动能力低致贫,8户因病致贫。其余大部分是没有项目、资金、技术造成。像贫困户张洪华家,全家五口人,除了儿子零星打工外,主要靠种地生活。想干点事,不知道干啥好,没有销路、资金,也不敢干。

  扶贫+扶志,挖穷根真脱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想让他们脱贫致富,还得从这个根上做文章。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能不能按照“农校对接”的模式,在户王庄村发展拱棚蔬菜种植项目呢?我们齐鲁工业大学每年需要大量的蔬菜,如果户王庄村发展这个项目,双方签署购销协议,学校直接从田间地头购菜,既降低了成本,又能帮着村民增收,可谓一举两得。

  我看好的这个“双赢”项目,没想到一开头却在乡亲们那里碰了钉子:“俺们从来没有种过菜,不知道菜是咋个种法”、“种菜的投入太高,俺们拿不起钱”……

  面对乡亲们的质疑,我带领村干部一起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解决。一方面,把种植拱棚蔬菜的专家请到村里来,把种菜的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另一方面,多次组织群众外出到河北、济南等地实地参观,了解蔬菜种植效益,同时积极向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寻求支持。

  磨破嘴、跑断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消了乡亲们的顾虑,项目最终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和齐鲁工业大学的大力支持,并且成功申请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100万元资金支持,发展了占地110亩的无公害拱棚蔬菜种植园区,首批种上了茄子和冬瓜。

  今年5月3日,我们把2500公斤蔬菜运到齐鲁工业大学,除了食堂订购外,教师职工也排队购买,当天销售一空。实际效益点燃了村民干事热情,他们种菜更加精心了。

  同时,在“农校对接”的平台之外,我积极带领干部群众同德州市区、聊城等周边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目前,园区种的茄子和冬瓜马上就要卖完了,每亩可以增收3000元。

  再过几天,就要种菜花了,10月份还想种菠菜,项目园区将实现一年三收,预计每户年增收8000元左右,能一次性实现整体脱贫。

  扶贫路上抓党建,一步走活三盘棋

  “抓党建、促脱贫”是第一书记的使命,能不能找到有效途径实现两者协同推进呢?从驻村之初我便不断思索这个问题。

  伴随着扶贫项目的实施,一个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扶贫产业的长久发展必须要有“领头羊”,如何找到这头“羊”?

  我琢磨着把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构建“产业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既能实现扶贫产业的长期发展,也可以解决基层党组织缺乏集体收入、凝聚力低等问题。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方面,通过设立“田间课堂”和“党员示范种植区”,我让5名党员带头学习种植技术和营销方法,他们成为村里的“土专家”,能够第一时间为村民服务。村党支部书记李天林利用互联网以及各种人脉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党员魏清海在农田管理方面成绩突出……他们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我决定在扶贫产业链上建党支部,以产业平台作为载体,让群众有了组织依靠,增加党支部的凝聚力。

  同时,在项目区建立蔬菜交易平台,通过提供统购统销等管理服务,通过收取一定额度的管理费,解决集体增收的难题,从而实现了“支部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三赢”目标。

  目前,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建,在此基础上将组建产业党支部,建成支部党员活动室和蔬菜种植培训中心,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党群致富共同体,走出一条基层党建与扶贫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新路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