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概况之民族风情

2017-09-26 11:00: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习俗不断改变,衣、食、住、行追求时尚,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一些陋习并未彻底摒弃,相面、算卦、看风水、卖淫、嫖娼、赌博等丑恶现象屡禁未止。

  服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的服饰观念不断更新,色彩日益丰富,款式经常翻新,质料渐趋高档。筒裤、喇叭裤、风衣、呢子大衣等兴盛一时。进入90年代,运动装、羽绒服、羊毛衫、T恤衫、健美裤、牛仔服、连衣裙、套裙等新潮迭出。青年人追求美观时尚,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则大多沿袭传统服饰习惯。

  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增强,化妆品及饰品开始受女士宠爱。饰品主要有项链、耳环等。90年代中、后期,服饰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山装逐步被休闲装、茄克装替代。服装有礼服、休闲服之分,礼服主要是西装,休闲服主要有休闲西装、茄克、牛仔装等。面料毛、皮为贵,纯棉面料备受青睐。女子裙装款式多样、花色齐全,且不再局限于夏季穿着。化妆用品不再局限于女士之用。一些爱美女士开始描眉、涂眼影、涂口红、做面膜等,但以城镇青年女子为多,且向高档、名牌用品发展。饰品以金、银、玉、石、珍珠为多。男士饰品主要有领带夹、戒指,佩戴项链、手镯者较少;女士饰品主要有耳坠、项链、戒指、手链、手镯等,城镇女子佩戴者较为普遍,农村以青年女子和家庭富裕的中、青年为主。进入21世纪,穿着讲究环保舒适、个性。城镇居民的服饰佩戴与大、中城市相差无几,农村居民略显滞后。夏季,城镇中、老年男性多穿圆领汗衫、短裤,中老年妇女流行红、紫、绿、花服装,青年女性开始流行裸背露脐紧身背心、短裤、短裙。染发以金黄、棕色、葡萄红为主色调。发型以拉直、长发、碎发为主;男青年烫、染发者较少,发型以长发、毛刺、板寸为主。冬季,羽绒服成为御寒首选。

  饮食

  乐陵饮食习惯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沿续了千百年的饮食习惯随之改变。窝头、饼子、小米粥、玉米面粥不再是百姓的家常便饭,“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及“冬闲两顿饭” 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面粉、大米成为百姓家庭的主食品。面食主要有馒头、面条、烧饼、油条、大饼、花卷、包子、水饺等。肉类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菜肴,但购买猪肉不再挑肥而是拣瘦。进入90年代,玉米、大豆、小米及其它小杂粮成为城镇居民调剂生活、变换口味的辅助食品用粮。90年代中、后期,瓜果、蔬菜品种不断增加,且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瓜果。蔬菜主要有茄子、黄瓜、西红柿、青椒、白菜、芹菜、韭菜、蒜苔、土豆、芸豆、西葫芦等。瓜果主要有苹果、香蕉、橘子、西瓜、葡萄、桃、杏、哈密瓜等。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饮水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农村饮水不再靠肩挑人抬,喝上了自来水;城镇居民饮用纯净水的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成品、半成品食品及奶制品进入家庭,西式餐饮开始兴起。饮食方式由细粮化向多元化、营养型转移,并讲究天然、绿色、环保。可食性野菜、笨鸡、笨鸡蛋、甲鱼、螃蟹、蝉蛹成为城镇居民时尚菜肴。城镇居民宴请亲朋、家庭聚会不再是简单的“家宴”,而是改在饭店、酒楼,烟、酒品种多样、档次逐步提高,茶类以绿茶为主;农村多以饭店订菜家中招待为主,酒菜档次趋渐攀升。

  住房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镇居民住房,平房居多、面积较小。农村居民兴建住宅,以砖木结构为主。进入90年代,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房地产开发业的兴起,城镇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住宅小区陆续建成,大面积单元楼房被看好。形式有四室两厅、三室两厅,面积95平方米至140平方米不等,且大多由开发商将室内外修饰好。农村居民逐步兴建砖混结构的锁皮式瓦房,跨度为6米至8米不等。土坯院墙改为砖砌,影壁多镶嵌陶瓷装饰壁画。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居住观念的改变,城镇居民住宅向小面积、多功能发展,开始兴建两室一厅、一室一厅单元楼房,面积为40平方米至90平方米不等。同时,为满足居民的个性化住房,商品住宅小区“毛坯房”渐多,但室内水、电、暖、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等一应俱全。农村住宅开始兴建二层楼房,居住平房者多为一户一院,已婚青年很少与长辈同院。

  

  住宅忌前高后低、院门忌朝山墙或墙角或湾边、院内忌种槐树、木槿、桑树等习惯沿袭至今。

  出行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行车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远行多乘公共汽车。机关单位开始配备公用轿车。90年代中、后期,自行车向轻巧、美观型发展,摩托车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等机动车成为农村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进入21世纪,电动自行车出现并迅速流行,摩托车减少,轿车开始进入百姓家庭。出租汽车、公交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远行多选农历逢三、六、九,以图吉利。

  第二节 礼仪习俗

  婚嫁

  20世纪80年代后,男婚女嫁仍沿袭从议婚、订婚、约婚到结婚的传统习俗,90年代中、后期,个别程序发生变化。

  提亲主要有三种形式:男、女青年恋爱合意后,邀请媒人提亲;男、女青年一方看中另一方,托人到对方家提亲;男、女双方素不相识,由介绍人提亲。

  

  订婚 

  经男、女双方同意,即订婚。一般由双方家长和亲戚聚在一起,举行订婚仪式。青年男、女双方改口,互按对方的称呼称呼对方家人。订婚礼金数额变化较大。80年代末,一般为六百六十元。90年代后,一般为一千零一元、一千六百元不等。进入21世纪,增加到六千六百元、一万零一元不等。礼金数额有寓“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六六大顺”之意。

  议婚 

  亦称“送日子”,一般由男方选出结婚日期 ,结婚前由介绍人(媒人)告知女方。找人选吉日,用红纸写上结婚日期、迎亲车方向等交于女方,并备一定数量礼金。城镇居民以“五一”、“十一”期间结婚者居多。婚期有不能提前一个月约定和不能随便更改的习俗。所谓“隔月不看日子”、“动一动死公公”、“挪一挪死婆婆”之说均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结婚80年代后期仍沿袭传统婚俗。恋人到法定婚龄结婚,首先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书。迎亲多以自行车为主。90年代后,自行车迎亲者渐少,汽车扎彩、乐队迎亲、全程摄像兴起。进入21世纪,举行婚礼雇用专业司仪,并配有音响设备。婚宴逐步由家中转向酒店。

  

  生育

  20世纪80年代后,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旧观念逐步改变,“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新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孩子出生后,仍沿袭过“十二日”(男孩十一天)的习俗,亲朋好友多以送食品、衣物为主。进入21世纪,由送食品、衣物等改为送“红包”(现金),数额一般为30元至100元不等。

  寿诞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老人祝寿(亦称过生日)者逐渐增多,但祝寿形式有所改变。20世纪90年代后,家庭到饭店设宴、在电视台为老人点歌者渐多,有的陪老人观光旅游。

  丧葬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遗体全部实行火化,但丧葬形式城、乡不一。城镇以举行告别仪式取代发丧送殡,以花圈取代“烧纸”,子女以佩戴黑纱、白花取代披麻戴孝,骨灰大都供奉在殡仪馆骨灰堂。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丧事大操大办之风屡禁不止,丧葬旧俗、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特别是农村,磕头跪拜、披麻戴孝、糊送葬品等重新兴起。安葬以火化后埋葬居多。

  

  祭祀20世纪80年代后,祭祀仍沿袭传统习俗(“三七”、“五七”、祭日、正月初二、清明节、七月十四、十月初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祭品有所变化。千元、万元、亿元面额冥币兴起。

  

  称谓20世纪80年代后,称谓一般分为家族称谓、亲戚称谓和社会称谓,仍沿袭传统称谓。90年代后,称岳父、岳母为爸爸、妈妈的渐多;“同志”“师傅”等称谓渐少,“老板”“老总”“先生”“女士”“小姐”等已成为习惯称谓。

  

  第三节 节日习俗

  节日有农历节日与公历节日之分。传统的农历节日一直沿袭至今,且习俗大致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为最隆重、习俗变化最大的农历节日。1990年后,在沿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过节方式发生变化。城市居民一般不再集中置办大量年货,而是现用现买;电话拜年逐步兴起。进入21世纪,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网上拜年成为时尚,有些家庭的年夜饭改在酒店。此外,还有“填仓日”(正月二十五)、“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端午节”(五月初五)、“鬼节”(七月十四)、“重阳节”(九月初九)、“腊八日”(十二月初八)、“小年”(十二月二十三)。法定的公历节日主要有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中国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

  回民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其中,“开斋节”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进入21世纪,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舶来节日逐步兴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