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
编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轮124名第一书记进驻全市农村一线。他们按照全市第一书记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守为民初心,务实担当尽责,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众当亲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20年8月开始,德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我是第一书记”专题,深入全市农村一线,在田间地头采访这些第一书记,听他们讲下村后如何“乘风破浪”,如何扎根基层、做好富民强村“战斗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高志玟 德州报道
深秋的后何寺村,朴实静谧。干净平坦的乡村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大街小巷蜿蜒在花卉绿植之间。整洁宽敞的文化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文化舞台上嬉戏玩耍,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初见陈志时,他正在文化广场上与老人们扯家常,朴实、认真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陈书记不仅让我们村民富起来、日子好起来、村庄美起来,更让我们心里亮堂堂、生活美滋滋。”村民李淑红高兴得说。
2019年4月28日,中国电建市政集团陈志被派驻到平原县王凤楼镇后何寺村任第一书记。
来之前,陈志做过功课,知道后何寺村是全镇排名后十的“软弱涣散村”,但进村以后,他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为何这里要派驻第一书记,“脏、乱、差,村内基础设施不行,连一个像样的活动场所都没有。”陈志深吸一口气。
陈志(左一)
在与村两委开会和走访群众调研时,陈志了解到群众对文化广场的需求十分强烈,群众历来喜爱文艺演出活动,村里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文艺队伍——和美艺术团,艺术团经常去各个乡镇演出,还常常登上县里春晚的大舞台。
但是村里却一直没有一个较大的文化活动场所,村头小卖部那块30多平方的平整地成了群众常去的所谓“文化广场”,真正跳起舞来,搞起演出活动又不行,大多数村民主要的休闲方式成了闲暇时间在家门口或村道路边聊聊天。
看到群众文化生活匮乏,陈志深深感到了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在同两委商议说,“我一定努力争取资金,把群众关心已久的热点问题想方设法解决”。
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资金来源成了阻碍建设的“头等大事”。让村里出钱是不可能了,晚上陈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想到了娘家人。
在陈志努力争取下,公司出资10万元为后何寺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9年8月份,公司又出资8万元为村民制作了钢结构文化舞台。
趁热打铁,陈志多方争取社会资源,先后协调文化局等社会机构捐赠价值14万余元体育器材11件套,价值8000元音箱锣鼓一套,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小型体育器材12副,演出服32套,帮后何寺村完善了健身娱乐硬件设施。
2020年1月16日,在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上,后何寺村民热情高涨地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庆新春联欢会活动。据村民反映,这是后何寺村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集体文化活动。
活动中,舞蹈、歌曲、情景剧等十余项文艺节目,都是后何寺村村民自行编排演出的,展现了精准扶贫以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村民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
为了表达对陈志及其公司帮扶工作的感激之情,有心的村民还特地编排了小品节目《走访》,再现了陈志与公司在后何寺的倾力相助。
前几年,后何寺一直戴着“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村两委不健全,集体年收入不超3万元。驻村帮扶之后,陈志首先帮助后何寺村建立健全村两委,全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
后何寺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成立后,从农户手中收回流转土地300亩。合作社将土地进行整合,填平了分散的灌溉水道和运输用道,又节约出30亩的种植面积。
合作社将整合后的330亩流转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每亩地收取150元管理费。每年5万元的土地流转管理费,成为后何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力支撑。
合作社的运营目标不光是为了强村,更重要的还在于富民。种粮大户对流转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打药、耕地、收割每亩地均可节省10元,不仅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益,充实了村集体收入,也减少了土地对进城农民的束缚,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以前农忙时节,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儿媳都要请假赶回来,现在把土地交到合作社,除了每年每亩900元的补贴,我和老伴还能到合作社农田里打零工挣钱。”64岁的村民李成水说。
驻村一年半以来,陈志暴瘦30斤,却成就了后何寺村的美丽逆袭——“洗心革面”的后何寺村,一跃成为平原县模范文明村庄。
“让后何寺村越来越好不仅是每一个村民的心愿,更是我们驻村干部的心愿,我们愿意为之殚精竭虑、奉献热血。”作为第一书记,陈志的脚步从未停歇。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