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
王可(左一),男,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委网信办技术中心干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付彪 乐陵报道
在乐陵市西段乡政府驻地向北1.5公里处,有一个叫西赵村的村庄,人口不多,刚超过1000,老人妇孺占了大半,旧屋、烂路、漆黑的夜晚……一个典型的“留守”村。一年到头,尽是些稀松平常的日子,看不出半点变化。
2019年4月,王可受组织委派,一头扎进了鲁西北平原上的这座小村庄,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这一扎,也激起了西赵村的激情与活力。
一年有余的时间,这里变成了村党支部有战斗力,时代新风深入民心,产业项目发展思路清晰,村民口中称赞的好地方。王可与西赵村民一起走上新时代小康路,步伐坚定。
背上行囊,扛起使命——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2019年4月21日,在山东省干部学院,630余人集结于此,即将做为省派第一书记奔赴全省乡村一线。王可也在其中,他要去的地方叫西赵村。
340户,1256人,有赵、石两个大姓,村内尚有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0户20人,村集体年可持续收入不足1万元。这是王可出发前,查到的一组数据资料。王可知道,那里才是人民需要他的地方。出发前,王可清点了携带的东西,几本笔记、手册,几件换洗的衣物。王可背上行囊的同时,也扛起了助力乡村发展的使命。
“随处可见的垃圾,乱堆乱放的柴火,狭小狼藉的村委会,人员不全的村两委……”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王可站在西赵村村头上的一瞬间,他才意识到,任务有多艰巨。
怕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面对困难,王可没有退缩。到村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村情听民意。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原则逐户走访,他几乎把全村340户村民走访了一个遍,村两委成员,甚至是村里有威望的村民,家中门槛更是让他踏过一遍又一遍。几天下来,王可对西赵村有了初步了解:组织涣散,贫困户多,村集体收入少。
东家帮着抬抬水,西家帮着扫扫地,通过深入走访,他也渐渐与村民建立了感情。在结合上级要求和第一书记工作任务的同时,他还不断强化自己对涉农政策研究,空闲时间就跑到乡政府驻地,深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最终,根据基层实际情况,谋划制定了建强支部班子、扶贫扶智、发展农村产业项目的两年帮扶计划。
党建引领,发展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农村要发展,关键看支部班子和带头人。西赵村村委班子只有书记和会计两人,村支书76岁,村内党员大部分都在65岁以上,因村内各种矛盾,已3年没有发展新党员了,王可意识到,组织涣散是制约西赵村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王可积极与每名党员进行谈话交流,充分利用每月15号党员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文件,学政策法规,慢慢将“三会一课”、量化积分管理、主题党日等活动也开展了起来。
党组织活动正常了起来,王可又琢磨起了“带头人”的问题。
2019年11月15日,是西赵村的党员活动日,可是当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走进村会议室才发现,今天的会议不一般,连乡里的书记都来了!
“今天,我们要推选几位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目的就是做好村后备干部培养,同时也让年轻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待与会人员坐好,王可直接开腔解答了他们的疑惑。就这样,在乡里的书记的见证下,村内党员、村民代表经过深入沟通交流,最终推选出2名年轻入党积极分子。
事实证明,年轻村民感觉受到重视,一下就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模范带头作用显著。
赵玉贤就是2名年轻入党积极分子之一。当选之后,赵赵玉贤在王可的帮助下,不久就开始种起了蒲公英。以前,村民没种过,又不敢轻易尝试,缺的就是赵玉贤这种带头人。经过赵玉贤一年的种植,村民发现:原本种庄稼,一亩地每年只能收入1000元,改种蒲公英却能翻4番,一年收入达4000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赵玉贤试种不到一年,地头上就挤满了前来咨询的村民。王可更是帮着村民联系销路,解决技术问题,算是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王可跟赵玉贤计算着,来年,西赵村的蒲公英种植面积有望突破100亩,村民收入将大幅增加!
看到了希望,王可干劲儿十足。他又结合村庄的实际,利用第一书记扶贫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金1000万元,在西段乡建起了标准化鸡舍,出租给乐陵市顺发肉鸡专业合作社,4.2万元每年固定给村里;购置了乐陵市调味品科技产业园厂房进行资产入股,使西赵村可持续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不光村民的腰包正在慢慢鼓起来,村集体收入也在稳步增加。
积极作为,关怀民生——解决村民最关心的事情
坚持用心、用情、用力、用智、用法,建长效机制的帮扶工作思路,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到心上,做好贫困群众和帮扶干部的纽带,搭好派出单位和贫困村的联系桥梁,及时将村庄和贫困群众的困难反馈,合力解决问题。
西赵村贫困人员大部分是因病残而失去劳动能力的,在关注他们身体状况的同时,王可也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在了解到贫困户丁桂梅丧偶后,独自打工供养着两个上大学的女儿和一个上小学的儿子,生活拮据,他便自掏腰包资助其孩子3000元助学金;在了解到贫困户王秀贞家出现变故,其独自抚养2个正在上学的孙子后,他便为其联系村内清洁员的公益岗位,使其每月能有500元的收入。
西赵村以留守妇孺老幼居多,缺乏积极向上的脱贫攻坚氛围。王可就带领部分村民和致富能手先后到梁锥希森新村、泰山高科技体育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等地调研,让他们实地感受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面貌,主动对标找差距,寻找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同时,积极开展送党课下基层、送技术进村、送温暖进农家等活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营造村民良好的精神面貌,王可又多方协调,在村内修建起160平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展示中心,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案例示范引导村民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推进村风文明建设。
另一方面,王可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上,也是尽心尽力。为了补齐制约生产生活发展的各项短板,王可在与村民讨论后,为西赵村打了一口灌溉井,解决了周边100多亩耕地灌溉的困难;为西赵村引进了一所水冲厕所,在村内主要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改善了村居安全和卫生环境;借助第一书记配套资金为全村352户铺设了自来水管网,解决村民长期饮用含氟超标深井水的问题,并对村内路旁2500米的排水沟进行了修缮。
一年多来,王可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发动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其中58同城网为西段乡张店村小学网络募捐10万元善款,为张店小学购买了电脑和教学一体机;山东师范大学为西段乡中心小学捐赠钢琴8台,电脑60台,提升了西段乡小学音乐器材和信息化教学硬件条件;贝壳找房网为西赵村贫困户捐款建成2间“希望小屋”,改善了贫困学生居家生活学习环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得知村内有武汉返乡的疑似病例,乡、村防护设施紧张,工作人员防疫工作条件艰苦后,他立刻捐出了一笔5000元的“特殊党费”,用于乡、村防疫工作使用。
在当地防疫部门允许返程后,他便第一时间返回了派驻村,带头坐班值守,和村干部一起承担起外来人员登记、为隔离人员测温、公共区域消毒、防疫宣传等日常工作;并走访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口罩、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疫情好转后,王可在了解到肉鸡养殖项目在运输、检疫方面存在复工困难,积极协调市、乡相关部门为其用最快的速度办理完相关手续,及时复工复产;为村民制定了健康通行证办理简明手册,帮助村内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
2020年5月,王可被评为乐陵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30人”之一。
劲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王可在这一年多的“第一书记”工作中,政治过硬、实干担当,展现了“第一书记”勇当先锋、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工作风采,也成为了全省发展一线的一名坚定可靠的“挑山工”。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