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书记|把空心村填满“金锭子” 宋延涛真情帮扶展硬核担当

2020-12-13 15:43:11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君 高志玟

  编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轮124名第一书记进驻全市农村一线。他们按照全市第一书记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守为民初心,务实担当尽责,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众当亲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20年8月开始,德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我是第一书记”专题,深入全市农村一线,在田间地头采访这些第一书记,听他们讲下村后如何“乘风破浪”,如何扎根基层、做好富民强村“战斗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君 高志玟 德州报道

  “宋延涛到村后,咱高王庄田间地头的‘穷根’都快被拔遍了!”这是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高王庄村男女老少口中的一句玩笑话。

  一批批基础设施项目、一件件民生问题解决……这是德州日报社派驻的第一书记宋延涛作为高王庄村第一书记向全村脱贫致富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第一书记不好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会使。既要强班子、找路子,还要结对子、解梁子,时不时就会遇到难事,没有‘两下子’根本干不好……”2019年4月,宋延涛被选派到武城县武城镇高王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接此重任,他坦言“压力山大”,唯恐思虑不周,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是第一书记,就要奔向田间地头,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宋延涛决心干出点名堂。

  高王庄村全村216户居民,可常年在家的只有70余户。有三分之二的户在县城买楼居住。宋延涛到村之后发现村里一无经济实体,二无集体积累,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薄弱村。“从哪里入手,怎样才能让群众实现脱贫”是盘旋在宋延涛心上的“头等事”。

  “土地,收入、困难、需求……这都事关乡亲们的‘吃喝’,哪条都不敢放下!”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户情,宋延涛带着村两委一同开启了“全日制”工作模式。宋延涛“赶”着步子,这家进去,那家出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高王庄村的村民家里。交流一次、十次,关切一天、百天,从田间地头到屋里灶边,从农耕生产到温饱打算,宋延涛和乡亲们的心越来越近。

  走访中,他得知村里有个哈密瓜种植大户王英坤,王英坤种了4个大棚,共8亩地。种植哈密瓜多年,既有管理技术、又有固定销路。村里还有闲散的土地,看着这些能“生钱”的土地闲置,宋延涛就想通过德州日报社替村集体入股的方式,与王英坤合作新上一个哈密瓜大棚,收益后每年给村集体一定的分红。

  2019年上半年基本无雨,6月份旱情严重。玉米刚出苗时,高王庄村民守着河却浇不上水。从河道向泵站引水的沟渠又太浅,以致河水淌不到泵站。而村集体又拿不出钱来深挖沟渠,看着邻村泵站哗哗地向地里抽水,高王庄村民心急如焚。村民高令宗找到了宋延涛,带着哭腔地嚷道:“人家别的村都在浇地,咱村有泵站却不开,棒苗都打蔫了,浇不上水,叫俺一家人吃什么!”

  了解了情况的宋延涛也很着急,立马进行实地考察、协调资金,最终由德州日报社出资,进行河道的清淤工作,在最后关头,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庄稼浇水问题。

  高王庄村老百姓们的生活时刻牵动着宋延涛的心。“打从我记事起,村里就是泥巴路,一到雨雪天气,大伙儿都出不了门,多亏了宋书记协调,他还个人垫付了一万元,把村里的‘户户通’工程完成了,现在老百姓出门再也不怕踩泥了。”高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高月峰说。

  凭借多年丰富的“记者”在基层经验,宋延涛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王庄村发展的道路,依托宋延涛的设想,高王庄村里新修了公厕,解决了多年的“入厕难”问题;村办公室加装了彩钢屋顶,解决了雨天漏雨问题;购置了空调,更换了板台式会议桌,改善了办公条件;发展了3位入党积极分子,带动了一批人为村里做贡献。

  就这样,高王庄村的路被铺平了,乡亲们的心被捂暖了......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