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经开区|实施产学研项目916个 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

2021-01-15 15:22:37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君 赵庆川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君 通讯员 赵庆川 德州报道

  1月14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经开区专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部部长赵兴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在形成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方面,加强大院大所对接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累计实施校企合作项目512个,全区72家规上企业实现了校企合作,占规上企业总数的65%。引进建设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一批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常态化开展校企对接活动,举办活动100余场。与山东省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建设京津冀鲁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入驻各类服务机构41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中化集团新材料研究院、中科华鲁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院、山东节能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经开区“双创”信息管理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成电路模组测试及SMT中试生产线、易泰数据湖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运营,主导产业应用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

  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京鲁数谷、万众智能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成投用,运转良好。清华大学、启迪之星、中关村智造大街、创业大街等一批知名孵化器、众创空间入驻,山东创梦空间、德州中旺孵化器等一批当地孵化机构快速成长,全区获批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9家,孵化面积达到100万平,是十二五期间的50倍。“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形成,累计入孵项目1258个,孵化科技企业68家。德州经开区被评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晋升为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创业创新综合体,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财政支持1.1亿元。

  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完善政策支撑。制定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出台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引领全区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十三五”期间兑现科技创新奖励3.5亿元,对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3.79亿元。创新体制机制。开创“股权投资+期权激励”模式,引进建设中化集团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对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成立“蓝火计划”(德州)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实施技术研发“揭榜挂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十三五”期间,实施产学研项目916个,技术合同金额16.4亿元,科技成果转化200多项。

  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经开区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3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68家。企业研发投入逐年提升,2019年达到6.62亿元,比“十三五”初翻了一番,研发投入强度由十三五初的1.38%,增长到2.32%。科技金融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1亿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集聚,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0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外国高端人才15人。

  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经开区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高端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一期顺利投产,补齐了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短板,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空白。威讯半导体、英望科技、鲲程电子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企业快速成长。微医、乾云科技等知名大数据企业集聚落地。祥音生物、天川精准医疗等生物技术企业崭露头角。全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8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家,较2015年增加了47家(增长3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9.24%,比2015年提高29.34个百分点。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