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看小康|从烫眼儿竹笛到双人奏曲 德州老人二十载吹拉弹唱演绎幸福协奏曲

2020-06-20 11:09:38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春晓 宋海南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提出“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再到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德州市委、市政府带领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随着2020年的到来,宏伟蓝图即将变成现实。为见证德州市的巨大发展变化,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老乡看小康”特别策划,讲述出行、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环保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变化,记录德州市的小康画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见习记者 宋海南 德州报道

  夜缓缓落下帷幕,燥热一天的德州市德城区又开始热闹起来。在德兴中大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处僻静的角落正酝酿着一场“双人演唱会”。昏黄的路灯下,夜风揉碎灯光,洒在两位老人陶醉于音乐的脸上。家住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的市民刘先生和老伴只要天气晴好,都会像赴一场夏日的约会般准时演绎自己的乐器:拉二胡,弹琵琶。这一“约”便持续了二十年。扎根于少年时期的音乐种子,陪伴了他们从温饱走向小康,到如今盛开出灿烂的花朵。

  “窄马路、矮屋门、嘶马叫、滚红尘”

  今年70多岁的刘先生和老伴双双毕业于济南市的山东交通职业中专(现山东交通学院),老伴是地道的老德州,而刘先生是“做客”德州。身为济南人的刘先生来到德州工作、生活,也是从不适应到适应一路走过来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州的交通工具很简单。一条街巷只有十几户人家,这些人当中能有1辆自行车已经不错。当时刘先生的工资每月只有29.5元,一辆自行车却需要150元,对于他来说是真的买不起。吃饭的话只能吃大白菜、胡萝卜,顿顿水饺对于刘先生一家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对于二胡、琵琶等“奢侈品”刘先生更是“无福消受”,无奈他只能将爱好隐藏于生活的柴米油盐之中。

  “饱暖才能生闲心。”刘先生笑着说出了当年的心酸。自行车少,汽车小、城市都是平房、物资匮乏,要知道当时的德州市区面积比现在小15倍。刘先生用 “窄窄的马路,矮矮的门,嘶嘶的马叫,滚滚的尘”来比喻那时的生活状况,即贴切又无奈。

刘先生和老伴正在演奏乐器

  “四块钱也要跑十几趟”

  刘先生最早接触的乐器是笛子,那节能发出天籁之音的小小竹子让刘先生打小痴迷。但是要买的话需要5分钱,那个时候的5分钱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不是个小数目。于是他就找个小竹子,用烧煤球炉的火钩来烫出气眼儿来吹,沉迷其中,心满意足。

  刘先生从16岁开始摸二胡,当时中专学校宿舍里有6个人,其中一人有二胡,整个宿舍里的人就都会了。等到他学会,就想自己也买一把二胡。但那个条件下,一把二胡需要4块钱,每一次兴高采烈的去,最后都摇头叹气的走了。那个二胡店,整个学生时代刘先生跑了十多趟也没舍得把二胡买下来。

在天衢路岔河桥桥下 德州市民正进行文娱活动

  “遍历沧桑,是党的政策让我脱贫奔小康”

  在谈到自己家是如何达到小康水平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正是靠着党的优惠政策才能让我们家的生活更加美好。比如,每一年大幅度上涨的工资,过年过节的员工福利,还有退休后逐年增长的退休金,这让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善。”

  正是靠着党的优惠政策以及刘先生和老伴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刘先生家由小平房住上了楼房,出行工具也由自行车换成了更方便的电车。而对于年轻时奢望的二胡,刘先生早已不是拿不出四块钱而跑十几趟的那个羞涩少年了。现在他和他的老伴已经用上了上好的二胡,并用它多次登台演出,德州市春节联欢晚会和诸多联谊活动都能看到他拉二胡的身影。

刘先生一家的装备

  “老有所好,用音符悦动我的小康生活”

  “我眼中的小康,是只要衣食住行能满足日常需要,老年人生活有所保障,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好,这就是小康。“刘先生说出了自己对于小康的理解。

  虽没受到过专业训练,但刘先生和老伴凭借着一股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收获了掌声和喝彩,有的人还给刘先生和老伴钱,但他们都婉言谢绝。

  提及其中的缘由,刘先生说:“我们并不是为了钱才演出的,我们是因为生活富足了,有充足的资金和精力来从事我们的爱好。说白了,就是图个乐子。我们现在衣食无忧,每天就是陶醉在音乐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生动阐释了什么叫做“老有所好”,琴音绕华发,他们陶醉其中的精彩演出,既感染了路人,也真正做到让音乐充盈了他们的生活。

老两口在演出

  时间将近午夜,过往的行人开始变得依稀。演奏完最后的曲目,刘先生和老伴准备回家了。从马车、驴车乱窜的窄街到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宽广大路,刘先生和他的老伴白了发,脸上也生了更多皱纹,而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于二胡等乐器的热爱,对于音乐的执着。音符悦动着刘先生一家的小康生活,而刘先生一家的日子同样映射出整个国家蒸蒸日上的美好。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贾春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