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干部宋磊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他甘做扶贫路上一盏小小的灯

2019-09-14 10:15: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徐付彪

9月13日,宋磊在北京全国脱贫攻坚节目录制现场,发来照片向妻子报平安。

   记者 徐付彪

  “干扶贫工作是行善积德的活儿,更是讲良心的活儿,要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讲这句话的人叫宋磊,德州市临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科员、党支部书记。他以邢仙龙村为试点,探索出的“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发展模式,在临邑县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受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高度评价。

  9月11日,在宋磊前往北京接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颁奖前一天,记者在临邑县见到了这位精准扶贫工作的先行者。初见时,宋磊目光如炬,说话间沉稳有力。深入了解后记者才得知,年仅53岁便已头发花白的宋磊因积劳成疾,早已身患尿毒症,却仍坚持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痴情不改。

6年来,在田间地头村民时常看到宋磊的身影。

  省委书记点赞临邑“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发展模式

  “我跟‘三农’打了半辈子交道,离不开了。”2016年初,临邑县扶贫办刚刚成立,有着“扶贫”初心的宋磊主动请缨调到这个新部门。在这之前,宋磊先后在临邑县林业局、开发办、孙庵乡、孟寺镇、农业局工作,父母是农民,自己在农校毕业后又干了33年农业工作,对土地、对农村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了解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也迫切地想改变农民贫困的现状。

  临邑县扶贫任务有多艰巨?宋磊摆出了一组数据,全县总人口54.5万,其中农业人口42.1万,833个行政村中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68个,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5300多户、1.12万人。穷则变,变则通,调任扶贫办后的宋磊凭借对农业农村的热忱和了解,决心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扶贫路。

  2016年上半年,他利用休息时间,行程2600多公里深入村庄系统调研,摸清了村里有什么。“村民建新不拆旧,无人居住的宅基地过多,还有一些归属存在争议的闲散土地、坑塘,看似边边角角,整出来那就是一大片能生钱的地。”宋磊说,当时没有“沉睡资源”的概念,他却像发现了农村发展的“新大陆”,“这些地整体规划一下种上作物,让贫困户管起来,就是钱啊。”

  但挖潜出来的土地怎么用?种什么能获取最大收益?宋磊又犯了难。他查资料,跑院所,访专家,跑到江苏、浙江、安徽取经,在吸收借鉴大量项目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最终决定,在被遗忘的农村边角资源上做文章,很快,试点工作便在临邑宿安乡邢仙龙村和林子镇东西张村展开。邢仙龙村和东西张村都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017年,两个村开始对村内闲置院落、坑塘进行整平,共整理出闲散宅基、场院、坑塘等可利用土地资源101亩,发展核桃、梨、桃、苹果等种植,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7万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100元。

  “村里环境亮堂了,贫困户通过务工、参股分红也富起来了,当年可把其他村羡慕坏了。”邢仙龙村村支部书记邢增然回忆说,在经历了村干部“挠头皮”抱怨不好开展、村民不情愿后,事终于干成了。在试点村的带动下,很快这些有效举措在临邑县全面开花,2017年开始推进的65个示范村中,共整理沉睡资源4840亩,实现效益260万元,带动每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贫困村通过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走上了小康路。

  “边角经济”全面开花后,宋磊趁热打铁又牵头建立了“两库三审”项目评审机制、“红黄蓝三级设防”返贫预警机制,帮助临邑县将“沉睡资源聚合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2018年4月,这些做法得到来临邑县调研的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充分肯定。

宋磊在临邑县扶贫产业园了解葡萄种植情况

  “想做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一段小康的路”

  要在满是草木的地上走出一条新路,不踏破几双鞋可做不到。宋磊踏出了一条“唤醒沉睡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却因积劳成疾,患上了尿毒症。

  “以前没见过啊,很多村民捉摸不透县里这是要干啥,抗拒的态度很明显。”回忆起在邢仙龙村设试点时候的场景,宋磊感触说,当时,不光老百姓弄不清楚,就连村干部也“挠头皮”直摇头。怎么办?先拿村支书邢增然“开刀”,宋磊连去邢增然家三天,讲扶贫政策、讲村里现状、讲他的规划,最终打动了邢增然。群众工作难做,宋磊就一遍一遍的走访,发展经济难啃,宋磊就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2016年,精准识别第二轮计划申报正在争分夺秒的进行,带领同事连夜理思路、找数据、赶报告的宋磊却突发高烧,难受得打颤颤。同事紧急将他送到医院检查,代表肾功能主要指标之一的肌酐值达到了可怕的1000+,宋磊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医生强烈要求他住院治疗,而宋磊却又悄悄回到了办公室,“最关键时期,我不能撂挑子。”

  整整六年,年逾半百的宋磊带病一刻不停地奔跑在扶贫攻坚前线。由于常年劳累,病情不断加重,宋磊从最初的简单服用药物维持病情,到后来一周做两次血液透析,到现在一周做三次透析,宋磊只是说:“想做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一段小康的路。”

走访贫困户

  “百姓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慰藉”

  宋磊说:“百姓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慰藉。”

  9月初,前杨村搞采摘节,宋磊跑过去想看看扶贫效果怎么样。“老宋大哥来了,最近身体好点了吗?想你了。”刚一出现,宋磊便被村民拉着手围了起来,说说笑笑,俨然成了村民的“知心人”。被他救助过的临南镇宁寺村77岁的贫困户关大营,当得知宋磊身患重病后,眼中含着热泪,竖起大拇指说:“这才是共产党员!这才是人民公仆!”

  “很拼,能跟比他小20几岁的年轻人一起通宵加班,吃泡面。”共事三年的同事卫越评价老宋大哥,扶贫路上“几乎拼尽了全力”。共事四年的同事崔风刚说:“老宋大哥雷厉风行,哪个村有了问题,撂下电话抬腿就去。”

  六年来,宋磊跑遍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了数十家行业协会,拜访了上百位爱心人士,募集到大批爱心资源和善款,帮助数百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就医、就业、就学、住房等急事、难事、烦心事。全县376名贫困学生全部纳入帮扶范围,535户贫困家庭完成了危房改造,156个“村级扶贫专岗”应运而生,20万元善款充实到孝善扶贫基金,为扶贫事业呕尽了心血。

  患病后,妻子眼看着宋磊依旧一遍遍下村入户、加班加点,妻子劝他“休息下吧”,宋磊没有停下;在大连工作四年的女儿抱怨“您四年只来看过我两次”,宋磊依旧没有停下。面对一周三次肾透析,病情加重的他依然放不下自己倾注了感情的扶贫事业。他说,“我来自农村,参加工作后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民农村,以后也不会离开。”

  2018年,宋磊被评为“全省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二等功;2019年6月,他获评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不久前,宋磊又获评“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春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