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这个养猪场串起种养“生态链” 助力生态经济“双丰收”

2020-03-10 17:31: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宋春晓 高艳斐

  

  

  大众网·海报新闻平原3月10日讯记者 宋春晓 通讯员 高艳斐)“我们养猪场的漏粪板都是用的最好的,而且是整体都铺上漏粪板,光漏粪板就投入180万,虽然造价高,但是标准高。”3月10日,在平原县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区,鲁望农业集团平原项目负责人吴奇超告诉大众网记者。目前,鲁望生态农业生猪养殖厂正在紧张有序建设,预计5月初就能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示范区将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紧密衔接。

  据了解,鲁望生态农业生猪养殖厂投资1500万元,占地126亩,建成后年出栏生猪2万头,正在规划建设的2期养殖场,目前已有3个进入环评阶段,另外还有16个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投资建设。

  据吴奇超介绍,为了让猪“住得好”,这里的猪舍都是标准化的,墙壁全部用混凝土浇灌,且冬季有暖气、夏季有水帘降温,全年温度都维持在27℃左右。

  最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养猪场不同,猪粪在这里都成了“宝”。

  原来,该公司按“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完全消纳”原则,对猪粪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粪渣用于农田施肥,粪液经处理后通过管道向农田输送,用于施肥。如此,令人头疼的猪粪变成了有机肥,不但节省了企业的处理费用,也改良了农田土壤。

  

  

  “咱的猪场用的都是比较先进的国内设计理念,通过猪的踩踏,猪的粪便和尿液漏到下面的积粪池。经过发酵消化,固液分离之后,液态的就通过我们地下的输送管道,输送到指针喷灌机的积液池,叶面喷施。固态我们有积粪池,我们会进行追肥,还到地里去,用于改良土壤。”鲁望农业集团工程总监张振说,通过植物、牲畜、微生物的有机组合,完全可以实现养猪场的污染物“零排放”。

  养猪场投入使用后,除了需人工注射药物以外,其他程序全部机械化喂养,5个人即可完成对一万头猪的管理,每次进入猪舍都需身穿隔离衣且严格消毒。

  “地上种粮——粮变饲料——饲料养殖——养殖产粪——粪肥还田——土壤改良——品质原粮”,鲁望农业集团采用这种创新种养循环产业综合发展模式,同时也是首创的“千亩生态农场”运营模式,实现农田秸秆和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吴奇超还为记者算了笔账,使用沼液替代化肥,每亩地每年能节约成本200元以上,加上灌溉节省的人工费,种养循环设施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4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