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专题丨庆丰收 感党恩——2021年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焦点新闻3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担当作为 实干苦干 在开新局中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2021

/ 09/23
来源:

德州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担当作为 实干苦干

  在开新局中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丰勇

  今年7月,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立足“十四五”开局之年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提出了“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让农业大市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发出了开创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令,吹响了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冲锋号。

  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扬优势、找差距、抓机遇、开新局”的工作要求,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系统谋划、精心打造“2357”工作主线,即树立“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由农产品大市向食品名市跨越”两大目标,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大旗,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产业、以融合化理念抓建设、以集约化理念抓经营、以生态化理念抓发展、以数字化理念抓提升”五大理念,聚焦七大重点方向,主动担当展作为,锐意进取创标杆,创新改革开新局,奋力在推进德州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

  聚焦“率先突破”目标,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上攻坚突破。一是高标准编制方案。坚持高点定位,把握政策方向,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好乡村振兴率先突破三年行动“1+7”方案,明确发展思路、时间节点、重点内容、保障措施。二是大力度推进实施。推进美丽宜居乡村联片治理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立足职能职责,紧抓核心重点,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镇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将每月重点工作任务以清单的形式晒出来,实行一月一调度,挂图作战,完成一项销号一项。三是严要求建章立制。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工作方法,明确每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标准、工作要求、完成时限,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建立分管负责同志主抓、行政科室牵头、事业中心配合的“一条线”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下移工作重心,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现状,科学正确决策。发挥好督导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明确奖惩措施,激发工作干劲。

  聚焦粮食安全,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上攻坚突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资源整合,挖掘粮食产能,积极创建“吨半粮”市,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一是实施“六大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六大工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力争5年时间,建成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建立四级书记创建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吨半粮”创建列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设立市委、县委书记指挥田,市级牵头抓总,县级具体推动实施,突出抓好30个重点乡镇、105万亩核心区建设。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大院大所深度合作,组建由院士或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农田建设、现代种业、植物保护等专家团队,强化科技支撑。四是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市、县两级每年列支安排工作经费和专项资金,支持“吨半粮”创建。发挥农业农村部相关司、省农业农村厅和市政府三级联创共建优势,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争取将“吨半粮”创建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省级重大项目库。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对“吨半粮”镇、“吨半粮”村、“吨半粮”户以及达到“吨半粮”产能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进行奖励,组织开展粮王比赛,充分调动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聚焦打造食品名市,在强链延链展链上攻坚突破。把牢食品产业是农业大市的支柱产业、核心产业的总体定位,实施食品名市战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既富百姓又强财政的“双赢”。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高点定位规划“食品名市”,做到一次规划整体成型、分步实施、运转通畅。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从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三是强化龙头带动。力争每年培育、引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以上。依托禹城保龄宝、百龙创园、平原福洋生物、宜瑞安食品、乐陵星光集团等企业,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依托德州扒鸡、乡盛食品等企业,发展禽类肉制品精深加工;依托双汇、金锣、新希望六和等企业,发展猪肉制品精深加工;依托壹号食品、光明乳业、东君乳业等企业,发展蛋奶产业;依托金丝小枣、辣椒、调味品等特色产业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百亿级、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市域内科研院校人才力量与涉农部门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现代农业专家库,分类组建专家组,集中力量攻关技术难题。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院士专家团队”的总体布局,与大院大所合作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及技术服务平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聚焦打造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在“一区十园”建设上攻坚突破。一是明确目标。立足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功能定位,市级层面规划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每个县(市、区)依托县级经济开发区或镇街驻地,至少规划建设1处以农副产品、食品等相关产品为主的农业加工产业园区,作为食品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二是规划先行。聘请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高标准制定园区规划,突出德州特色,实行错位发展,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三是健全机制。将园区建设作为“书记工程”,争取列入部、省合作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项目,建立部省市县协同共建工作机制。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园区创建,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第2个国家级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在构建新型镇村体系上攻坚突破。坚持“做强县城中心城区、做大中心镇驻地、做优中心村、做活特色小镇”的总体思路,实施“十镇百村十特色小镇”“双区双基”提升工程,每年重点培植10个中心镇、100个产业中心村,依托有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特色产业支撑的村庄,培植10个特色小镇,推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小镇—中心村”新型镇村建设体系。以实施拆危治乱、“四美”绿化(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廊道)行动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集中实施省市县乡美丽示范村居四级联片治理,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

  聚焦品质提档升级,在区域品牌集群建设上攻坚突破。一是打造品牌集群。用好、维护好“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市、县、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共建,构建“1+11+N”的“德州味”品牌体系,打造品牌集群。二是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在重要部位、关键节点,集中推介“德州味”品牌。加快“德州味”品牌运营中心、展销体验中心建设进度,发挥品牌宣传作用。积极承接或组团参加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学术交流会,每年在北京举办1到2次京津冀鲁(德州)优质农产品展销洽谈会,打造宣传展示、合作洽谈、双招双引的城市名片。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积极制订和实施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等,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四是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严格落实有检测场所、有监管人员、有检测设备、有经费保障、有责任落实、有绩效考核的“六有”标准,落实投入品监管、农产品检验检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四项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力争“十四五”末,整建制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在农村改革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上攻坚突破。一是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推广平原桃园示范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模式,破解土地、人、钱、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难题。统筹区域涉农服务资源,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重点乡镇建成区域性规模农业服务中心。二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抓住整建制市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创新试验的契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百”提升、“双千”带动工程,重点培植100个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十四五”末,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100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达1000家,推动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三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覆盖,发挥山东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德州市管理中心和各县市区管理中心的平台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各类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畅通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渠道。四是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成立德州市乡村振兴投融资集团公司,通过投资、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提高乡村振兴投融资能力,激活、释放“三农”发展潜力。五是创建改革创新品牌。将改革创新列为县(市、区)“书记工程”,每个县(市、区)探索1到2项需要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工作,打造改革创新品牌。六是组建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推动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政策研究、问题解析、人才培育、成果转化、经验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才、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