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八卦热图

“混血偶像剧”玩转荧屏 收视高成本低

2015-02-28 23:01:00 作者: 来源:半岛晨报
近日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韩国等地的优秀电视剧制作人,纷纷和内地制作公司展开合作——近期在江苏卫视接连播出的《爱的创可贴》、《盛夏晚晴天》、华策影视出品的《幸福的面条》等均是以“混血偶像剧”的面孔夺人眼球,有的港味十足,有的韩范儿十足。

      近日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韩国等地的优秀电视剧制作人,纷纷和内地制作公司展开合作——近期在江苏卫视接连播出的《爱的创可贴》、《盛夏晚晴天》、华策影视出品的《幸福的面条》等均是以“混血偶像剧”的面孔夺人眼球,有的港味十足,有的韩范儿十足。这种“混血偶像剧”和之前的山寨剧比起来,的确更为时尚一些。

      现象偶像剧口味越来越混搭

      作为资深偶像剧观众,你会发现,当下的热播偶像剧,口味很是混搭——由台湾偶像剧教父刘俊杰掌镜、两岸新生代实力演员出演的《爱的创可贴》,大打台湾偶像剧擅长的纯爱牌,让观众品尝到如台湾奶茶般的柔美清香:而近日在江苏卫视接档该剧的《盛夏晚晴天》,散发的则是港式风味,将商战和悬爱紧密结合。《幸福的面条》由在亚洲大红的尹施允扛鼎主演,该剧的创意总监则是经典韩剧《冬日恋歌》导演担任,在造型、拍摄等方面,更是运用了大量韩剧元素。

      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电视人纷纷抢滩内地也成为一种热潮。近两年播出的超过20部偶像剧,近九成是以合拍、合作的形式出现,如《就想爱着你》、《爱上琉璃苣女孩》等多部剧集。而在电视剧领域堪称霸主的韩国,也瞅准了中国内地这块广大的市场,最近很多剧从主演、摄制、造型等方面,都运用了大量韩剧元素。

      局面“混血剧”收视高成本低

      国产偶像剧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从“山寨”、“狗血”的种种质疑中,影视公司终于找到最好的方式——合作。业内人士称,偶像剧目标就是年轻观众,而如今年轻人更喜爱追逐时尚潮流。“哈韩”、“哈日”让日韩乃至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地明星在年轻人中的人气更高,“混血偶像剧”不缺人气、不缺话题,在收视上表现也非常喜人。

      在讨好观众的前提下,“混血偶像剧”相比纯国产剧成本却并不高。据了解,近几年国产电视剧呈井喷式发展,一年近两万集的产量让明星资源捉襟见肘,这也导致内地演员身价飙升,甚至有部分当红演员叫价70万一集。相对而言,外来明星可谓物美价廉,此前,台湾偶像剧教父刘俊杰爆料“来内地拍戏,片酬是台湾的五倍”,可即便涨幅如此之大,平均起来依然比内地演员便宜。此前,尹施允就曾被曝拍摄《幸福的面条》身价并不高,只相当于国内二线明星身价,可算是物美价廉。

      未来趋势

      偶像剧靠“混血”走出国门

      如今,海外片商对中国制作的电视剧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比如《甄嬛传》、《步步惊心》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基本是以古装剧为主。而在现实题材剧尤其是偶像剧这方面,内地制作相对落后,业内人士指出,偶像剧选择走合拍路线,主要是为了结合外来的优秀制作方式和理念。这些优秀的外来制作人,更懂得市场的需求,在题材的把握和制作的精良上,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借鉴。通过这样的方式,应该能给内地偶像剧带来可喜的改观。记者穆晨曦

      中韩合拍片列举:

      秋瓷炫做了《木府风云》里的丽江女王张瑞希做了《隋唐英雄》里的张贵妃李泰兰做了《凤凰牡丹》的绝世美人安七炫做了《帝锦》的中国皇帝时装剧《钱多多嫁人记》、《林师傅在首尔》、《辣椒与泡菜》、《爱的蜜方》、《恋爱兵法》

      另种声音

      “中韩合拍”=烂剧?“偶吧们”别来

      原因1:在这些合拍剧里,我们看到的是投资方煞费苦心的门面功夫,却没有用心良苦的剧集品质。除了洒狗血、放天雷、外加虐心虐身那一套外,再也不能捣鼓出点新东西了。

      原因2:中国演员和韩国演员对戏,虽然真爱可以超越一切,但语言桥梁都没有建立,从口型到脸部表情都不免牵强。

      原因3:合拍剧的惨败还与韩星的和稀泥态度有关,韩星在拍自家剧集时作多大牺牲都甘愿,这种专业标准到了中国突然就降低了几个层次,想当初张瑞希即使脸肿如包子依然敬业地上韩国节目,然而到了中国就连耍大牌,在片场处处要求“开小灶”,还擅自离开剧组长达一个月之久。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