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说|德州89岁抗美援朝老兵深情追忆72年前入伍时刻

2020-07-27 21:49:34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春晓 高志玟

  编者按:2020年8月1日是第93个建军节,战争年代,是军人用小米步枪撑起民族脊梁;和平时期,是军人用钢铁意志守护岁月静好。他们生长着祖国的筋骨,沸腾着人民的血液,把危险和黑暗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个建军节到来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要贡献的退役军人,特推出“老兵说”专题,聚焦“入伍时刻”“戎光时刻”等系列,听他们说,那些年,那些事,致敬“八一”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见习记者 高志玟 通讯员 张晓琳 德州报道

  “要不要当兵去?”“要!”一番简单的对话后,年仅16岁的王阳已下定决心,怀着报国热情,在湖北襄樊(今襄阳)踊跃参军入伍,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六纵部队的考察审核后,王阳参军入伍了,后被编入文工团。在王阳看来,参军入伍是每个人应尽的神圣职责,所以他永远记得1948年7月的那个夏天,他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军人。

  1932年,王阳出生于湖北随州,抗日战争时期,父母早逝,年幼的他颠沛流离,幸运的是在7岁时被湖北省襄樊第三儿童教养院收留。1948年,襄樊被解放,王阳和教养院的30多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被选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六纵部队。在那样的时代条件下,年幼懵懂的王阳就一个信念:当兵,就要为人民服务,要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

  刚入伍不久,新兵就跟随部队出发了,从未出过远门的王阳很好奇,虽入伍不久,但他深知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他并没有因此不安,就似一颗融入大时代洪流的沙粒,开启了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这些被载入史册的著名战役只是出现在我们这代人的教科书上,而那样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战场,王阳和他的战友们则是用血肉之躯亲身经历过的。

  1951年4月,王阳记得很清楚,火车开了四天四夜终于停下了,眼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分不清东南西北。后来才知道下火车的地方是沈阳,没多久,他们又上了另一列装货的火车。一天一夜后,他们到达中朝边界安东市(如今丹东市的旧称)。

  4月底的安东市还是一片冰天雪地,鸭绿江依旧被寒冬冰封着,江面很宽。动员会后,部队给每人发了一杆步枪、若干子弹和炒米等粮食,整装完毕,王阳跟着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跑步过了鸭绿江,来到了硝烟四起的朝鲜战场,当时第五次战役已经打响。

  在炮弹的轰炸下,朝鲜到处都是废墟,田地里没有庄稼,房屋破烂不堪,老百姓家里年轻力壮的男人都上战场了,只剩下老弱妇孺……踏上战场那刻,王阳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说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时,王阳老人眼里总是闪着亮光。因为识字,王阳成为机要通信兵,白天保护首长,晚上送信、传达机密文件给在前线作战的连级以上部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拼搏,只为将影响战事的消息、口令、文件顺利送达。为躲避敌机轰炸,前线部队白天都躲在山洞里休息,夜里行军,所以通信兵都是吃过晚饭,开始执行任务。飞机炸弹不怕,智慧的志愿军战士发明了坑道掩护;枪林弹雨也不怕,“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呼喊并不少见;饥饿更不怕,炒面加雪也可以果腹。

  “口令!”“保家卫国!”……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王阳老人说,为了保证机密文件安全送达,防止被敌人截获,通信兵与前线部队的对接口令每天晚上都要更换,看似简单,其实很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语言不通,地形不熟,特务又多,送信路上阻碍重重、危机四伏,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王阳在战场上被弹片击中头部,顿时鲜血直流,但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坚决不下火线!

  “子弹就在我的耳边擦过,但是我是一个机要通信兵,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险阻,我都不能下前线,要继续前进,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完成任务,将上级命令传达至连级以上的部队……”年近90岁的老人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身上还透着一名军人的正气和韧劲。在此次战役中,他荣立三等功。

  令王阳老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两军对垒作战任务中,空中敌军飞机扔下来的炮弹弹片击中自己的腹部,万幸的是,弹片打中了王阳别在腰间的枪上,这才保住了性命。“我真是捡回来一条命。”说到这,老人唏嘘不已,“战争太残酷了,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1952年,王阳接到命令提前回国,被派到位于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机要干部学校继续深造。1954年毕业后被分到了济南军区长岛工兵部,也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刘春兰。1956年底,王阳转业来到德州康复学校(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久刘春兰也跟随而来。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这位湖北籍老人揪心不已,于是老人找到原单位德州联合医院,通过德州市德城区慈善总会向自己的家乡湖北捐献了5000元,“我是湖北人,我看到全国人民都在帮助我的家乡湖北,我很受感动,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说着,老人眼圈泛红,声音哽咽,“战争年代,为什么我们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靠得就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吃苦,不怕死,前赴后继的精神,只要有这股精神头,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的事就是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祖国如果需要我,我就时刻准备着!”任凭岁月磨砺,一头白发的老人却始终未改坚韧刚强的底色。为人又是如此低调,直到家里挂上光荣牌,周围人才知道这是一位有过多次战场经历的老兵。他是幸运的,能从战场活着回来,如今他也是幸福的,和老伴携手一生,相伴到老,共享晚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