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夏津古桑“入遗”

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起源与演变历史

2014-07-24 11:0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夏津县古桑树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8万亩之多,现存古树2万多株,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古树的历史亦多达几百年。
        夏津县古桑树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8万亩之多,现存古树2万多株,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古树的历史亦多达几百年。古桑树是夏津黄河故道独具特色的树种,据考证,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种植时期跨度很大,按照目前古桑树群内树木年龄结构看,千年以上的2株,七、八百年左右550株,剩余为百年以上。
      由种植时期跨度可见,当地百姓与风沙的斗争是坚持不懈的。而选择经济、生态双效突出的桑树,则充满智慧和远见卓识。明嘉靖《夏津县志》记载嘉靖年间(1522-1566)夏津就有生产桑椹果的记载。这比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于1607-1610)要早几十年。
      清朝康熙年间,1674年(清康熙13年)知县朱国祥,上任伊始,四处巡察,建立新庄,安置流民,并给予牲畜、种籽,免除徭役。在出巡老黄河(黄河故道)时,见“沙漠荒凉,人烟凋敝”,“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且喻以多种果木,庶可以免风灾而裕财用”。当地百姓遵照知县意见,结合千年来的治沙造林经验,仿照前人继续在沙地中种植桑树果园,到了清朝中叶沙河一带已是桑树郁郁,烟数无边。据测算面积在6万亩左右,清雍正时知县陈学海有诗赞曰:苍椹奠得民安业,处处丰登乐岁畦。后来,人们在黄河故道地区三次三地修建朱公祠,以纪念朱国祥的功绩。
      至本世纪二十年代,夏津县桑树种植达到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面积已达8万亩。相传黄河故道内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但是,在“日伪”时期,借助繁茂的树林和起伏的地势,土匪在此常有出没,政府为剿匪,砍伐了大量树木。解放初期到文革之中,因以粮为纲,毁林造田,古桑树又造劫难。本世纪初期,因桑果保鲜加工产业薄弱,交通不便,运输条件落后,致使果实运不出,虽年年丰收,但年年效益低,古桑树又被大量砍伐,以致仅剩6000多亩。近几年,由于交通条件改善,运输业和加工业齐发展,效益突增,加上政策保护,古桑树群得以“幸存”,并且新植桑园又增万余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