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 拷贝.jpg

作者简介:王德胜,男,武城人,喜欢摄影、摄像和涮羊肉,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还记得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爱上了摄影,最初用的是海鸥,不久就换成了富士卡。买来整盘的乐凯400胶卷,在暗室里剪开、缠好,然后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巷里,看着图像一点点从显影液中露出来,是欣喜。那时候的拍摄是爱好,不是刻意的记录。 【更多】

第1期:设卫筑城600年
上一张
下一张
1.4.jpg

三十年代的城墙


  岁月的河,在德州身边流淌,许多事情历经风雨,洗却铅华,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德州卫始终没有被遗忘,因为她是德州筑城之始。

  德州城原为土城,修筑于三国时期的魏泰和年间(公元227—233年)。后虽经历代修葺,但因年代久远,至明代时期已严重坍塌。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就是把大批的军队安置在地方上屯田,称卫所屯田。卫在明代是一种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组织,每个“卫”的士兵数目均有定编,为5600人,下分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 卫所设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所有士兵都单独设立户籍,叫做“军户”。当时在的德州,为笼络“军户”,以维持统治秩序,保证运河畅通和防止水灾,统治者对军户采取了优抚政策,规定军户平时屯田自养,不服官差杂役,只管“修河打堤、拉纤挂柳、战时归队”。

  德州卫设立于明洪武九年,据《德州志》记载,明代德州有110屯,从桑园北十里(北第四屯)到临清附近,近500公里,如此数量的驻军,反映了当时德州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明洪武三十年 (1397年),时任德州卫的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全体卫军历时两年建设了德州城,为砖城。当时建城的砖主要来自城南20里左右沿运河的村子,当年烧砖的窑场和匠人们吃饭的伙房,便是如今德城区黄河涯镇的“窑上”“伙房”这两个自然村的形成和由来。

  德州城范围大体为今东方红路至共青团路,新湖路至迎宾路。德州城池形似靴,周长5100米,高12米,厚9米,护城河宽15米,深6米,城内面积2.5平方公里。城内占地3721亩,城墙占地963亩,城高3丈7尺,厚3丈。护城河深2丈,宽5丈。德州城有5个城门,东为长乐门,南为朝阳门,西为定边门,该门在明万历年间改为聚秀门,北为拱极门,西北为广川门(小西门)。南门是最雄伟的城门,为两层门,内外城中间有一个瓮城,两层门都向南。北门由于犯了所谓“太岁”,从建成后即成虚设,只有处决犯人时才打开。南门瓮城东面城墙上,建有一座关帝庙,院门坐西面东,青砖砌墙,黄绿筒瓦盖顶。进院门北行,有三间坐北面南的三义庙,青砖平瓦,内供刘、关、张泥塑像。院门内南侧,有一钟楼,悬挂火警钟。沿关帝庙前西行,有一圆门通西跨院,院内有菩萨殿和禅房、客厅,有僧人守庙。当时建城只有南北东西四门,并没有小西门(广川门)。砖城建成后,德州大大小小的官署衙门,官宦豪门的府第宅院,大多都集中在城内的北部,首先使他们感到不便的是“用水”。奔流不息的大运河近在咫尺,却被挡在了大墙之外,去西门拉水,路途较远,只好在西门以北又辟一小城门,门洞亦比其他四门小,人称“小西门”。因小西门去运河取水非常便利,因此人们又称小西门为“水门”。

  当时的德州城内全是屯卫士兵。永乐五年 (1407年),朝廷增设德州左卫,两卫以今天的建设街为线划分南北,正卫管理北街,左卫管理南街。“事无大小,指挥镇抚治之,州牧不与焉。”永乐九年 (1411年),知州何原移德州治于卫城内,州和卫同城而治。正德五年 (1510年),因抵抗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知州宁河下令让州民入住城内,德州城自此便开始了州卫同城而治、军民同城而居。后来,随着卫所地位的不断下降,城市的修缮管理开始由州来承担,卫城逐渐变成了州城,一直延续至今。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州孙森主持大修州城。清乾隆八年(1743年),以工代赈,发帑金14万两重建州城,历史3年,除城周长略有增加外,新修筑了门楼、谯楼、筑瓮各四座,敌楼两座。当时城内建有寺庙、庵、祠、坛、驿等七十余处,官署衙门七十二处,城内外跨街牌坊五十多座,古木参天,很是壮观。

  1946年6月德州解放后,曾取城墙土修筑运河河堤和道路,1949年春,扒掉部分城墙,以保障解放军大军南下过境。1958年,德州市制定出城市建设规划,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和现代化市政建设,至1959年底,城墙和护城河大部拔除,部分护城河道成为市区景点和排水防洪干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