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 拷贝.jpg

作者简介:王德胜,男,武城人,喜欢摄影、摄像和涮羊肉,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还记得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爱上了摄影,最初用的是海鸥,不久就换成了富士卡。买来整盘的乐凯400胶卷,在暗室里剪开、缠好,然后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巷里,看着图像一点点从显影液中露出来,是欣喜。那时候的拍摄是爱好,不是刻意的记录。 【更多】

历史镜头中的德州 第27期:四合院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墙根下老的房子.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墙根下老的房子

  

  

四合院

    明清两代,德州籍士大夫在京为宦者众多,衣锦还乡后,盖府邸,修宅院,均采取京都四合院式样,当地的豪绅及殷实之家,也纷纷效仿,并逐渐普及民间,六百多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四合式样。


  德州的四合院一律座北朝南,多有外、内二院。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称“青龙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也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迎面有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在外院有客房,男仆房、厨房和厕所。由外院向北通过一座造型玲珑,相当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为全宅主院。北面正房称堂,最大,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正房左右接出耳房,居住家庭长辈。耳房前有小小角院,十分安静,也常用作书房。正房前主院两侧各有厢房,是后辈居室。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和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廊边常设坐凳栏干,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或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正房以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


  凡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来访,均让至南客厅,不进里院。遇婚丧大事可在院内临时搭建大棚,以待宾客。德州四合院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


  德州人对住房有诸多讲究:“宅基宜高不宜低”(宅基低俗称进门跳坑);“庭院四角要整齐”(忌讳里凸外凹和带刀把形的院子);“宅院严忌挨着赌场、屠宰、妓院和寺庙,也忌孤独四不靠”;“庭院不种松柏和杨柳,宜种海棠、丁香、红枣、石榴树”(松柏杨柳是坟茔栽种的树,院内要种果红味香的花树);“大门居东南,西南藏茅厕,佛堂立西北,东北为厨房”;“门前须宽敞,最怕高物挡”(有高大的东西对着大门,是个镇物,冲克自己,不吉利,须立个“吉星高照”、“泰山石敢当”的石碣或木牌,用以镇邪驱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反对几个庭院或多户人家共同走一个大门,人多嘴杂,容易产生不和矛盾,酿成事端和不安)等等。


  院落对外封闭,对开敞的格局,是德州四合院最大的特点,也是德州人对外开放与传统自给自足两种矛盾性格最直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