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宝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载体,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挖掘和保护地域文化,在德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即日起,大众网推出地域文化专题《历史镜头中的德州》,以连载形式,刊发王德胜的作品。在专题上线之际,大众网记者专访了学者、德州学院副院长季桂起。
记者:首先请季院长简要介绍一下德州历史及地域文化概况。
季桂起:德州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居住,迄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2000多年前,德州作为重要军事、行政重镇,开始有城市建设的历史;隋代大运河开通后,德州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与商业城市;唐、宋、明、清时期既为交通、军事要冲,又是著名商埠。可以说,德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记者:那么,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德州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季桂起:中华民族正迎来一个新的强大昌盛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幸福德州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尤其需要文化的有力支撑。由长长期疏于挖掘、研究和开发,德州许多地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没能很好地继承发扬。这样的现实既不符合德州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也影响了德州打造文化城市、创新城市品牌。德州地域文化的研究近几年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化特性,世家名人,运河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交通文化。
记者: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挖掘德州地域文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季桂起:发掘、保护、传承地域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之所以原先做的不好,存在多方面原因,主要还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研究的力度和规模不够大。这使得许多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大的方面,比如德州的道观曾达70多座,书院七八十座,现在几近绝迹;小的方面,诸如城隍庙一带两棵唐朝古槐的砍伐,令人十分惋惜。好在德州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有些东西被延续下来,比如一些老地名,米市街、小锅市、鸡鸣店、王打卦等等,让人还能依稀寻得一些老德州的影子,单说这些用了千百年的老地名,它们不仅仅是一条街、一座桥、一个村镇,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一个个“活化石”,现在就很有必要搜集搜集关于它们的故事,以及越来越珍贵的影像资料。
记者:请问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又该把握什么原则呢?
季桂起:地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创新的结果。没有历史积淀,一个地区的文化就不会有厚度、有深度;而没有创新,这个文化就不会有活力、有生机。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主要有两个:“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我们的目标是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上,创造体现德州人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的地域新文化。基于此,对德州地域文化的研究,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既重视资源发掘,也重视学术研究。通过深入发掘,了解德州地域文化曾经有过的丰富内容;通过学术研究,认识德州地域文化的特点、规律及其精华所在,使它们更好地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既重视发掘、研究,也重视实际应用。通过发掘、研究、疏理地域文化的内涵,明确可继承的遗产与需弘扬的传统,过滤已为历史所淘汰的糟粕;通过实际应用,使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当代作用,造福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为当代文化的创新性建设提供资源。
记者:在重视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的新形势下,发展经济与保护地域文化是否矛盾?
季桂起:二者不但并不矛盾,而且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时常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发展经济总想立竿见影,走了一些弯路。其实,通往发展经济的道路有多条,选择曲线到达往往比直线到达效果要好得多。比如我们德州刚刚改造的老新华印刷厂,前苏联格调的礼堂,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都成功地保留了下来,这种模式就是对保护历史文化的一种觉醒,如果拆了建成小区,意义肯定要小得多。老建筑、老故事,承载着我们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缺失,如同人失忆一样,是十分痛苦的,有价值的东西就应当抓紧修旧如旧,加以保护,不要对现代化有片面认识,毕竟高楼大厦与现代化并不能完全画等号。还要看到,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但是人跟着钱来,而不是钱跟着人来,一座城市通过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自然会有人慕名而来,要努力让人来而有所见,见而有所得,得而有所乐。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除了会有游客前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定居,当然更能吸引高端人才,这样就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事半功倍,意义深远。
记者:除了政府应当加强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社会各界还能做些什么呢?
季桂起:地域文化的存在是事实,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是学术,如何保护和利用就是责任,而这个责任的主体或者推动者应当是政府。让人欣喜的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已有所举动,比如德州市于2007年提出了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战略口号,把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列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德州学院专门成立了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开展地域文化研究,促进地域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和提案逐年增加;网民关于保护古迹等方面的呼声也此起彼伏,有的还自发地做了一些工作,可见,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我与德胜是忘年交,这个专题去年就开始酝酿了,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手头照片配上说明,叫《影像老德州》。后来几经交流确定为《历史镜头中的德州》,先期对内容进行归纳,然后分章节来写,条件成熟的时候编辑成册,以期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有借鉴作用。也希望人们都力所能及地为挖掘、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地域文化尽心尽力。
记者: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挖掘地域文化方面有什么优势?
季桂起:媒体天生就需要有社会责任,要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这其中当然包括传递与传承先进文化。从栏目设置、采编内容、报道策划方式等方面,都能看出一家媒体的品格与水平,大众网推出的《历史镜头中的德州》专题,在内容同源化矛盾突出的传媒业内,无疑体现出一种全新的、前瞻性的创新与责任意识。同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而且能与受众互动,这是最为明显的特色与优势。所以,这个专题的推出意义很大,在这里用个时髦的词——为大众网点“赞”!
记者:具体而言,您如何看待《历史镜头中的德州》这个专题?
季桂起:搜集、疏理、呈现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地域历史文化,既包括典籍整理、资源调查等笼统的史料发掘,也包括民风民俗、民居建筑、人文地理等专门领域的史料发掘,是这个专题最直观的价值。同时,它唤醒人们对老德州的记忆,激发热爱家园、保护家园的热情,间接地起到保护传承和光大优秀地域文化和传统的作用。宣传工作就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以文化人,这个专题还可以带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身体力行地去做工作,或者借此提供线索和老照片,等等,专题的作用当然不像搞经济工作那样见效快,但是其价值将凝聚或者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