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 他们用行动改变落后村貌

2020-12-07 13:55:49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作者:

  跨越千里他们用行动改变落后村貌

——记鲁东大学驻刘营伍乡第一书记们

  “我们都想让书记再多待几年。”这是刘营伍乡几个村子村民最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刘营伍乡是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西北部一个乡,主要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和绝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大多是中老年,村子想要发展,人力财力都受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2019年4月,鲁东大学派驻刘营伍乡几个第一书记从千里之外来到宁津县,依托鲁东大学的优势,坚守在扶贫一线,逐步改变了几个落后村的村容村貌,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他让村里的蟋蟀罐走向全国

  刘营伍乡刘旺言村的张建强和妻子刘秀芬是村内少有的“80后”,家传蟋蟀罐传统制作技艺,因技艺精湛,2017年获批德州市市级非遗项目,拥有“刘记丫头”注册商标,产品选用鬲津河河床下纯净细腻的胶土为原料,经特殊的工艺烧制而成,有“水晶盆,瓦中玉”之美誉。

  郭连军是鲁东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派驻刘旺言村第一书记(摄影:光华)

  郭连军到刘旺言村后,没有顾得上收拾住处,就开始一家一户走访,和张建强夫妇聊天后,他知道原来村里有制作蟋蟀罐的能人。“蟋蟀罐可是个宝贝,这东西发展好了能带领乡亲们致富。”

  打定主意后,郭连军就了解蟋蟀罐相关历史及文化渊源,认为蟋蟀罐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不但可以让张建强夫妇致富,说不定也能带动全村人一起致富,甚至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可郭连军在找张建强夫妇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说想帮着他们申请省级非遗,下步做大做强,逐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可对方的态度一度让他很费解。“他们认为市级荣誉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再申请省级非遗。这东西老辈上都是在附近卖,也不想做的很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使命担当。郭连军深知农村有些手艺人因种种原因,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这很正常。如果想让他们转变想法,就得先做通思想工作,他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张建强介绍申报省级非遗的好处,打消张建强自满自足的思想。

  在找张建强夫妇做工作的同时,郭连军也没有闲着,他加班帮他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申请省级非遗的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协助他准备各项申报材料,带他到济南找专家指导,目前,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公示期已过,等待具体公文通知。

  郭连军一边帮张建强申请省级非遗项目,一边想方设法帮助他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能够带动本村和周边村的群众一起致富。

  目前,张建强夫妇的蟋蟀罐项目已有最早在自己院子里干,逐步扩大规模,已累计带动40人就业,新增就业20多人,产品也远销全国各地。

  她让村子亮了 老百姓的日子红火了

  “实心感谢戚书记,她到我们村后,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惠,打井、修路、安路灯……变化真的很大。”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深说。

  戚昭君和驻村工作队员朱建德来到周庄村后,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并把每家每户都建档管理,她摸底后暗下决心,村子要甩掉贫困的帽子,首先要有精气神,让大家精神上先振奋起来,在村里生活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他们把主要精力先放在了改变村子面貌上,首先实施“户户通”工程,解决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路通了,村子里还要亮起来,随着改革成果不断惠及更多百姓,她说大家也应该有个文化休闲广场。

  戚昭君在村里走访时发现,村中间有块闲置的洼地,500多平方米,如果填平利用起来,不但可以美化村庄,还可以为村民们建个小文化广场。

  周庄村建设的文化休闲广场(摄影:光华)

  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后,戚昭君说干就干,带头找人设计、施工,把村里的能工巧匠都召集起来,很快就组成了一支施工队伍,两个月时间,村中心文化广场竣工。随后又在村里安装22盏太阳能路灯,结束了村庄“落日黑”的历史,尤其是新建村标的落成,让村庄有了发展新势头,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现在村里比以前好多啦,驻村干部来了,带来了好多村子里没有的东西,你看看路多平整,出门骑车遛弯也安全了,心里可敞亮了。”80多岁的村民周福来骑着三轮车哼着小曲得意地说。

  村容村貌改善了,戚昭君心里想着的另一件事是增加村里的经济收入,在参加宁津县省派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观摩中,她第一次接触了航天大豆,听说这种大豆种植难度小,成本低,产量高。她当时就心头一点,能不能在自己村里推广试试?要想帮村民致富,就得和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土地要效益,戚昭君萌生了在周庄村种植航天大豆的想法。

  戚昭君,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员,派驻周庄村第一书记(摄影:光华)

  调研回村后,戚昭君和村里的“老把式”(种地经验丰富的农民)商量,收完麦子后,可以找些地种大豆试一试,看收入能增加多少。戚昭君把想法和大家商量后,动员会上好多村民还是有顾虑,万一不成功,就耽误了一季的收成,大家都是赚起赔不起。

  这时,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深第一个站了出来,“我拿出所有地先试种”,在周书记的感染下,村两委成员纷纷表示,把自家地拿出来试种,一共有20亩土地。

  由于大家是第一季试种新品种,老式的播种经验和管理方式也在某些程度上成了绊脚石,再加上今年天气冷的早,豆子的亩产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最低六百斤的产量,但也打破了周庄村种豆不长豆荚只长杆的历史。

  周福深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产量,但比种玉米和小麦强多了,亩产值增加了几百块,大大提高了收入。”

  他让村里有了新风尚

  商西村是一个土地资源贫乏的省级贫困村,人均耕地少,农业收入低,而传统的殡葬陋习(棺材入地)使坟茔遍地,既占用耕地,增加了机械作业的难度,又给老百姓造成经济上的沉重负担。

  梁平是派驻商西村的第一书记,了解到村子这一情况后,决定响应上级号召,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珍贵的自然环境,弘扬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给村里建公墓。

  在充分考察后,他和大家商量,商西村公墓建设用地确定在一片废弃的坑塘,建好需要填土约6000多立方米,但土方加运费需要不少钱,这对本就贫困的村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为解决这一难题,梁平和村两委成员经广泛的研究探讨,制定了解决方案,首先争取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共争取经费19.36万元,不足部分,从第一书记重点提升项目资金和鲁东大学赞助款项中列支;同时将公墓建设和农田灌溉工程结合起来,农田灌溉挖排水沟的土用于公墓填土,这一做法为两个工程各节约经费10多万元,可谓一举两得。

  为节省开支,梁平还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在家的村民参与公墓的填土、地面铺砖、修建墓穴、路面硬化、苗木的考察种植等事宜,大大节省了人工经费。

  梁平,鲁东大学后勤处能源管理中心主任,派驻商西村第一书记(摄影:光华)

  从项目确立以后,梁平从公墓的选址、方案的考察确定,直至工程施工期间的监督管理,都亲力亲为,即使身体意外受伤,也一天不落地来到村子,与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与需求。

  梁平说:“既然来到了村子,想和大家一起致富,就是村里的一员,平时在村里心里才踏实。”

  村里公墓建好了,谁家第一个入葬,能带个头?这又是摆在梁平眼前的一件难题,如果没有人带头,以后的工作更难开展。

  今年7月,村民尚荣章因患白血病去世,妻子在外务工,一双儿女还在读小学,家境比较困难,其父亲与妻子开始坚持按照传统埋棺入土的方式下葬,但是传统的入葬方式给本就收入不高的家庭带来不少压力。

  梁平听说此事后,马上和村委会委员到他家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阐明到公墓安葬的好处,省钱、省力、不占用耕地、迎合新风尚。其家人看大家态度诚恳,是真心为他们好,痛快地答应了,他家也成为村里第一家入葬公墓的人。

  商西村党支部书记商海明说:“以前传统的入葬方式,丧葬费村民要花六七千元,现在1000多块钱就够了,给大家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

  商西村公墓的建设不仅仅给村子带来丧葬新风尚,也引起周围村子的效仿学习,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良好的乡俗民风。

  他为小学生铺平上学路

  龙潭村的龙潭小学面向周边的8个村招生,是刘营伍乡四个中心学区的西学区。

  柳广军来到龙潭村后,走访时发现龙潭小学周围交通不便,周边环境也是脏乱差,孩子们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学校门口卖零食的徐立娥对柳广军说:“学校门口以前是晴天满天土,雨天一地泥,一下雨学校连车都进不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柳广军心想一定要改变龙潭小学周围的环境。

  柳广军利用帮扶资金,首先硬化了学校周边的道路,加宽了路面,安装了路灯,修缮排水沟,还在学校门口修建了连廊以供接送学生的家长休息。

  建成后,来学校接孩子的王桂春高兴地说:“现在接送孩子真方便了,来早了还能坐下歇歇,下雨也不担心学校门口积水孩子淌水出校门了。”

  柳广军,鲁东大学教辅党总支书记,派驻龙潭村第一书记(摄影:光华)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党中央要求,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柳广军坚持用教育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除了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之外,他还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为村里的全体党员讲《重视教育

  阻断贫困》专题党课,提高党员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2019级大学新生入学前夕,召开村里大学新生座谈会,提前为同学们上了入学第一课,为同学们介绍了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向同学们赠送了行李箱和书籍,鼓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许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