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专家讲堂

不要等到听不见了再看医生

2015-05-14 11:5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听力障碍给新生儿带来最大的伤害是聋哑。在我国,耳聋的病人占5大残疾之首。5大残疾包括: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占世界听力残疾人数之首。在婴幼儿群体中,听力损伤的总发病率约为9‰,双耳中重度及以上听力损伤者约为1~3‰。婴幼儿听力损伤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发育,中度听力损伤可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或发音含糊不清,重度及以上听力损伤可导致聋哑。听力损伤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李宪梅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健康公益讲座,本期做客的嘉宾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疾病专家李宪梅教授,李教授同时也是我们德州市的名中医药专家。李教授,非常欢迎您来大众网做客。

      李宪梅:大众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耳鼻喉医生李宪梅,非常高兴能通过网络和大家见面。今天受大众网的邀请来这里讲课,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主持人:李教授,您谦虚了。你是耳鼻喉专业的专家教授,在耳鼻喉疾病诊治访面造诣匪浅,希望通过您的这次讲课能切切实实的为大家解决一些问题。我首先问一个有关耳朵的问题,现在单位职工每年都会体检,但检查耳朵的很少,这意味耳朵在没有异常现场的情况下不需要检查吗?

      李宪梅:问的好。我通俗的讲下耳朵的异常现象,可能大家比较关注的还是听力问题,听力损伤在轻度的时候,甚至到中度偏轻的时候,或一个耳朵听力正常,一个耳朵听力有问题的时候,一般发现不了。轻度听力障碍,只有在小声说话的时候听不到,一般正常交谈不影响。一个耳朵听力有问题时,只有在接听电话时恰巧用听不见的耳朵接听时方能发现。所以,不做听力监测,不能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障碍。

      尤其是婴幼儿听力障碍更不容易发现。鉴于听力障碍早期不易察觉,按要求新生儿都应该做听力筛查。有的家长说了,一遇到声音看到孩子胳膊打抖搂,听力没问题。其实孩子遇到声音胳膊打抖搂,不一定是听到声音引起的,有可能声音通过没有闭合的囟门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的惊吓。孩子出生后头上有许多骨缝,侧骨缝一般6个月闭合,前骨缝一般1岁半才闭合。所以新生儿、婴幼儿容易出现惊吓,原因就在于此。

      家长不能早期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往往家长只注重孩子眼神和面部表情,尤其是对于1周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会走路,抱着的时候多,近距离接触多,就更不容易发现听力有问题了。

      还有一种情况,先天迟发性聋,就是孩子一出生听力是正常的,但随着孩子月龄和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听力发生了异常。有的上学了才发现听力不好,一查是先天性的,当然不是全聋,这种情况常见于前庭导水管异常扩大症、药物中毒性耳聋。还有一种听神经病,用耳声发射筛查也不能发现,只有做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才能确诊,这种情况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缺氧儿者、高胆红素者、耳聋家族史者等。

      子,我们发现个孩子没有做听力筛查,到了1岁多不会叫爸爸、妈妈,与同龄孩子相比,发现语言发育有问题,转到我们医院后,通过做听力监测,确诊为双耳重度听力损伤,当问到家长平时有没有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时,家长说没有发现听力有问题,仅发现了不会说话。通过此典型病案,进一步说明孩子的听力障碍需要靠客观的听力检查才能早期发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秀波)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