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健康新闻

哮喘是世界第二大致死致残疾病 科学防治可有效控制哮喘

2015-05-08 10:55:00 作者:韩雅菘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韩雅菘)截至目前,哮喘仍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疾之一,它也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5日,中国哮喘联盟在北京召开“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并提出“科学高效、便捷管理”的口号。

      据了解,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长期存在。呼吸道的炎症程度越重,正常呼吸就越困难。因此,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阻塞或挛缩,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哮喘防治形势严峻

      据中国哮喘联盟2013年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地区覆盖了全国7个大区的8个省市,样本量人口达到164215人),我国哮喘总患病率达到1.24%。北京和上海地区的调查结果分别较十年前增高了147.9%和190.2%。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表示担忧:“尽管从目前来讲我国是哮喘的低患病率国家,但患病人数增长速度很快,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哮喘常反复发作,不仅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成年人也会因哮喘严重影响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哮喘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沉重负担,这已经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此外,研究表明,80%以上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受损的风险。

      科学治疗控制哮喘

      据悉,难治性哮喘患者以男性居多,由于男性吸烟率高,大部分患者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最常见的合并病是过敏性鼻炎。

      专家表示,控制哮喘应从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入手。首先,根据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哮喘的发作病因,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即控制气道炎症和解除支气管痉挛;其次,坚持长期治疗和监测。由于哮喘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和部分可逆性等特点,需长期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价;第三,医患配合建立伙伴关系。哮喘管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及密切配合;第四,个体化治疗是关键。不同的哮喘患者、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其症状和体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情况分级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重度哮喘治疗获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支气管热成形术首次将非药物治疗手段引入到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国外已有多项针对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可减少气道平滑肌的数量,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哮喘防治从身边做起

      当哮喘发病时,其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引起失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等。家里最常见的过敏源包括尘螨、动物(宠物)毛皮屑、霉菌、花粉等。因此,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应经常吸尘,清除尘螨、霉菌等诱发因素。

      林江涛强调,哮喘属于良性疾病,只要及早诊断和治疗,哮喘能够得到很好控制。最终,哮喘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参加体育活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秀波)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