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健康新闻

“最严控烟”把“香烟文化”逼到墙角

2015-05-28 15:09:00 作者:肖畅 来源:广州日报

      距北京“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还有一周,据报道,下周起,北京烟草促销活动将全面叫停,中小学等周边禁止售卖香烟,室外吸烟区将替代吸烟室。

      单从内容上看,这的确是“史上最严控烟令”。如果是烟民,身居北京,举手投足都会感到不自在了。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一控烟方式,“烟草文化”这种东西,将可能从大众目光中彻底消失。

      所谓“控烟”,与“禁烟”一字之差,其真意在于禁除烟草文化,而非吸烟本身。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但一个人如果自愿毒害自己,社会也没办法强制他不这么做,除非将香烟定义为管制毒品。但烟草文化的流行,必须旗帜鲜明地禁止,这是文明社会要拿出的态度。

      烟草是成瘾性物品,也和许多瘾品一样,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慢慢进入主流生活方式,并孵育出一种文化形态,烟、茶、咖啡,莫不如此。但按照当前的健康观念,以及考虑“二手烟”的危害,香烟就要从中剥离,打入另册。“控烟令”正是建立了这一种社会印象:自今以后,吸烟者,非主流。

      其实,许多的毒品都有过类似经历。《美国禁毒史》一书中介绍,大麻在从合法到非法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立法讨论、舆论争论。在大麻还是普遍合法的时代,吸食大麻是一种生活美学,在社会主流文化中,大麻往往让人联想到绅士、创作者,极富审美趣味。禁止大麻,最关键和困难的地方,其实是挑战这样一种文化形态。

      任何口腹之欲的陪伴物,在日积月累中,都会进入文化构成方式之中。正如英国人起初是因为喝不起咖啡了,于是用中国进口的茶叶取而代之,直到今天,英国的红茶文化咖啡文化媲美。在美国人发明卷烟以前,抽雪茄更因为工序复杂、考究,成为上等阶级的消闲艺术,相互制作和递赠雪茄在社交场合是经典礼仪,文化需求甚至大过了抽烟本身。

      文化之惯习,一旦形成,很难跟它讲对错、讲健康。但社会文明程度之提升,的确有本事将一些文化惯习转变为恶趣味扫入非主流的行列,让更多人不再愿意接触它。“控烟令”如果严格实施,街头巷尾,各个角落,再难见到有关香烟的一切标签,香烟文化会自然而然退出公共视野,有关吸烟的一切经验、美谈将难于分享,吸烟,将是彻头彻尾的私密行为,和人们的很多私密行为一样,只能自己在家享受,不便公开谈论。

      事实上,社会文明演进达到一定阶段,人为的文明提升计划,就变成了可能。“控烟令”,无异于一种集中的文明改造。立法、宣传、监督,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公共文明训练,社会对吸烟的反对态度,变得异常强烈,并且气势强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秀波)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