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健康新闻

女性高龄生子增长寿概率? 高龄妈妈情绪更稳定

2015-06-29 16:04:00 作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
现在,全球已有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借助医学手段挑战自然规律,完成过去几乎不可能的超高龄生育。现在,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给女性越来越多生育选择自由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现在,全球已有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借助医学手段挑战自然规律,完成过去几乎不可能的超高龄生育。2008年,印度妇女黛维·洛根在70岁高龄时通过试管婴儿首次成为母亲,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高龄产妇。在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40岁以上生子的女性人数增长了4倍;2014年生育的西班牙女性当中有33%的人都超过了35岁,西班牙每年大约有1.6万名婴儿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出生。有专家指出,生育能力的确随着年龄增长在减弱,但时间并非主要因素。高龄妈妈往往拥有更稳定的情绪,对怀孕分娩和教育孩子做好了更多的准备,面临更少做父母的压力,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加关注。还有研究发现,40岁以后生子的女性过百岁的可能性提高了4倍。虽然医学界一直提倡女性生孩子要趁早,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突飞猛进,女性越来越拥有更多的生育选择自由。

      现在,全球已有越来越多的妇女借助医学手段挑战自然规律,以高龄产妇的身份完成生育,甚至有些是已经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早在2006年,66岁的西班牙加的斯人玛丽亚·德尔卡门·博萨达·德拉腊借助生育手段生下一对双胞胎,成为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最高龄产妇。但是这一纪录并未保持太久,2008年,印度妇女黛维·洛根在70岁高龄时通过试管婴儿首次成为母亲。

      在美国,官方统计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35岁以上女性怀孕生子的人数翻了一番,40岁以上生子的女性人数增长了4倍。在欧洲,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排名第二位的女性延迟生育最多的国家。西班牙国家统计局指出,2014年生育的西班牙女性当中有33%的人都超过了35岁,2000年以来40岁以上女性看产科的人数增长了4%。西班牙生殖生物学研究学会指出,西班牙每年大约有1.6万名婴儿是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出生的,占全年新生婴儿的比例为4%。

      今天,人们的子女越来越少,而且生育子女的时间也越来越晚,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面临各种困难。从生物学角度说,最佳生育年龄恰好也是人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职业生涯或享受生活的时候,这时的选择可能会对今后都造成影响。

      高龄妈妈情绪更稳定,准备更充分

      当谈到女性生育问题时,最常被引用的调查是,35岁至39岁女性当中,每3人中有1人虽然经过了1年以上的努力尝试,但仍无法怀孕。但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家肯尼思?罗思曼研究了2820位各年龄段不存在生育能力问题的女性生育能力的自然减弱问题。他指出,“生育能力的确随着年龄增长在减弱,但时间并非主要因素。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各种因素,比如这位女性是否已经是母亲”。他收集的数据显示,在20至34岁年龄组,她们怀孕的可能性为84%,到35岁至40岁年龄组,可能性仅降低为78%。

      心理因素也是延迟怀孕的原因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揭示,一些40岁以后通过辅助生育技术生子的女性指出她们的决定是对的。这些夫妻感到她们在要孩子这个问题上更加有准备,不会紧张,并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美国休斯顿大学女性研究项目负责人伊丽莎白·格雷戈里认为,高龄妈妈其实拥有更稳定的情绪,对怀孕分娩和教育孩子做好了更多的准备,而且通常她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南加州大学生育专家理查德·尔森的调查则指出,高龄妈妈面临更少做父母的压力,她们完整的心理素质,比起年轻妈妈来说也不会感到更加辛苦。

      高龄生子可能延长母亲预期寿命

      还有研究称,高龄生子还可能延长母亲的预期寿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用20年时间研究了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以确定哪些因素让他们长寿。研究发现,40岁以后生子的女性过百岁的可能性提高了4倍。“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的负责人托马斯·珀尔斯认为,“她们的生殖系统处于完美状态可以证明,她们体内的其他器官也运行良好。我们并不排除与子女生活可以有助于延长寿命的可能”。

      而试管婴儿似乎也不会对出生婴儿造成损害。2008年,艾奥瓦大学的科学家比较了423名年轻人的学习成绩,以确认3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的生殖技术是否会对认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研究的结论是,试管婴儿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的成绩持平或者更优秀。如果他们的母亲是高龄产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加关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蔡亚会)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