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祸,快!快!危重病人。”2015年10月31日深夜,医护人员从救护车上抬下22岁的王明(化名),双眼紧闭,面无血色,全身血肉模糊、重度颅脑挫伤……危急时刻,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云侠带领着科室骨干医务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争分夺秒进行全力抢救,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年轻的小伙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血压……”“心跳……”一串串简捷的数字从医护人员的口中蹦出。“经初步检查,情况非常不好,颅脑挫伤,颅内出血。必须紧急手术,但仅有一半的生还几率,而且手术风险相当大。”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孔亚洲眉头紧锁地向王妈妈介绍着患者的情况。处于崩溃边缘的王妈妈噗通一声跪在孔医生的面前:“医生啊!救救他吧!他才二十二岁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求求你救救我们全家吧!”孔医生的眼角含着一丝泪光:“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抢救的!”
情况紧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云侠立即下达通知:“马上召集全科室医师会诊,其他人员做好术前抢救工作。”大家分钟明确,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抽血化验,备血,术前检查,剃头,留置导尿,麻醉,手术室备台,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待病情……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同时进行。“通过医师们初步评估,患者颅脑损伤严重并伴有创伤性脑疝,手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血管破裂,大量出血会使手术非常困难。而且手术也会造成血压波动,更容易再发出血,风险非常高。但是手术是患者唯一生还的希望。手术时大家一定要无缝隙配合。”张云侠主任叮嘱医师们说,因患者术前诊断有重度颅脑损伤、创伤性脑疝、左额叶脑挫伤、创伤性急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颅骨骨折、左侧股骨骨折、头皮血肿和右侧小腿开放性损伤等多种情况。手术不得不分期进行。
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当天晚上22时,患者被迅速推入手术室,以张云侠主任带领的有着丰富抢救和治疗经验的神经外科治疗团队,由高本林副主任医师主刀为患者进行第一期手术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出血约1000ml,输血7.5u,血浆800ml……一小时,两小时……午夜时分,紧闭的手术室大门终于打开了。“手术成功!”疲惫的高本林副主任医师向王妈妈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王妈妈激动地又是一个长跪,额头碰得地面“嘭嘭”作响,高本林握着王妈妈的手说:“大姐,千万别这样,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天职。”另外,他还叮嘱王妈妈,病人还有硬膜外血肿和腿部骨折,后续的治疗和康复任重道远,希望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一定配合治疗,一定配合治疗。”王妈妈抹去泪水激动地说。
由于患者身体多处受伤、骨折,虽然暂时目前命是保住了,后期治疗和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护理有一点疏忽都会落下后遗症。护士长则带领着全科护士们,不分昼夜地忙碌着,不怕脏、不怕累,及时为王传奇翻身、拍背、吸痰、按摩、剪指甲……
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第二期手术血肿清除术和第三期手术左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有限切开复位、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如期进行。
2016年1月1日,王明康复出院了,不仅意识清醒,而且可以正常语言交流,四肢也可以活动了,这离不开神经外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你们医院的医术精湛,把我的儿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感谢全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士们的悉心护理,让我的儿子恢复的这样好……”出院那天,王妈妈声泪俱下地握着张云侠的手说。 (任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