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卫生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公益讲座》15期:动脉硬化无创检测的意义

2014-10-22 16:2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魏靖女士在大众网接受采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名医大讲堂》栏目。今天做客的嘉宾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魏靖女士。魏主任,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魏: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通过《名医大讲堂》这个栏目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主持人:在节目正式开始前,我首先对魏主任做一下简短的介绍。魏靖,硕士研究生,心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现任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德州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2005年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专业1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2年来,对待专业精益求精,连续五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医师,2012年被评为全省定点医疗机构优秀医保医师,2013年被评为全省健康体检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被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称号,荣记二等功。在医疗、科研等方面业绩突出,作为首位主研人,有四项成果获德州市科技进步奖,发表专著1部,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被《SCI》《EI》收录1篇。

      魏主任本期讲座的题目是动脉硬化无创检测的意义。魏主任,那么您首先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动脉硬化?

      魏:好。我们平常简称的动脉硬化,准确的讲是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动脉内膜损伤、脂质浸润和粥样斑块形成。因脂质等物质在动脉壁内膜积聚,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粥样斑块继续发展,形成动脉相应部位的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引起相关器官发生缺血事件,以急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最为常见。

      主持人:看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魏:是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础。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亦成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仅在我国每年就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我国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要从预防动脉硬化入手。

      主持人:除上述以外,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还有哪些?

      魏:动脉粥样硬化始发于儿童时代而持续发展,通常在中年或中老年出现临床症状。根据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不同,所产生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瘤;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在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中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引起下肢发凉、麻木,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及坏疽。所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检测、早发现、早预防尤为重要,。

      主持人: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这么多种疾病,我们能否早期检测和发现呢?

      魏:由于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处在无自觉症状的亚临床期,同时尚缺乏敏感而有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所以本病的早期诊断相当困难。

      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或血栓形成时,诊断并不困难。可以通过临床症状、CT或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内超声显像等方面判断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器官的病变情况。

      所以,如何采用无创方法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关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干预,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可以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通过四肢血压检测和外周动脉评价,进行动脉功能无创检测,识别高危斑块和高危病人,从而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期管理,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动脉硬化检测仪的相关情况?

      魏:这项检查主要是四大技术的联合检测:四肢血压同步测定、踝-臂指数(ABI)、脉搏体积记录波形(PVR)、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其中ABIPVR检查评估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PWV检查评估动脉血管僵硬度。PWV+ABI检查是对动脉弹性功能和动脉结构功能的总评价,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做出总体性诊断。

      目前的研究显示:PWV值是可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2007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已将PWV检测列为动脉功能检测指标,并作为动脉硬化检测的金指标,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常规检测项目。另外,循证医学证明:ABI是发生心血管缺血事件预测因子, ABI与血管造影结果吻合率达到95%以上美国ACC(心脏病学会)及AHA(心脏协会)在最新的“2013ACC/AHA心血管评估指南”中将ABI列为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项目及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良好指标。

      目前,国内专家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ABIPWV等动脉功能无创检测技术和其在临床早期诊断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已将上述指标列入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项目,并被列入“我国2014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

      由上可以看出:动脉硬化检测仪是一个很好的并在国际上是最被认可的动脉硬化无创检测手段。同时,它提出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早期监测动脉的硬度,通过动脉的硬度来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哪些人群需要做动脉硬化检查呢?

      魏:适用于以下人群:1.年满14周岁以上,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具有肥胖、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体育运动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2.有长期头晕、活动后或静息状态下胸闷、心悸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3.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包括临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包括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减低)、冠心病及脑卒中者。 

      主持人:动脉硬化检测仪都能检查哪些疾病呢?

      魏:主要是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系指上肢或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肢体动脉狭窄以致闭塞,其中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AD)最为常见。其他病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现象和动脉压迫综合征等。

      早期发现外周动脉疾病的意义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AD)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多数PA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与脑动脉疾病,PAD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20-60  ,脑卒中危险增加40%。可谓病在腿上,危在心脑。

      外周动脉疾病是动脉硬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窗口,其早期检出与有效干预对全身性动脉硬化、对靶器官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主持人:听说,在咱们医院就可以做这项检查,是吗?

      魏:针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血管性疾病的迅猛增长趋势,德州市妇幼保健内科于2009年在我市首家引进欧姆龙公司推出的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最早开展了动脉硬化检测技术。通过6年来的工作,逐渐将血管病变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开展起来,推动了我市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技术的普及及推广。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来我院就诊的三类人群中:健康体检人群、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血管性疾病人群中,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及相关检查,针对上述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服务,使更多的患者认识到动脉硬化检测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治水平。

      我们在推广这项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理念,那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理念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意义重大。

      通过我们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发现动脉硬化检测仪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此项检测适检人群广泛,更适合于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检查,尽早的对患者进行合理干预并从根本上降低其致残和致死率。 2:对于外周血管狭窄患者,其侧肢循环建立的情况,远端灌注情况,可以通过此项检测给出直接准确的评估,可以为血管外科医生诊治提供依据。3、此项检测比较方便,是无创的,只需要5分钟就能检查完,而且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一般医生都能操作分析。

      主持人:针对动脉硬化疾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魏: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重心的前移,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是重中之重。首先应积极进行一级预防,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防止进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一)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患者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两大方面。

      1、患者教育: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经过防治,本病病情可得到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患者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从而患者配合接受长期的防治。

      2、合理的膳食:1)控制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2)提倡饮食清淡,食用低脂、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mg)膳食,多食蔬菜水果。 3)已确诊有冠心病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4)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同时应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  

      3、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每天2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连续2天不运动;推荐每天快步走>6000,速度是每分钟100步。运动耐量下降者也应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6、积极控制与本病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

      (二)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调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两大类。

      特别强调调脂药物中的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逆转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等作用。2014 NICE血脂管理指南将阿托伐他汀作为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推荐安全剂量瑞舒伐他汀,稳定逆转亚裔不同疾病进程人群斑块证据充分。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等,可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病情发展。

      (三)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如血管狭窄或闭塞,特别是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和四肢动脉,可行介入或外科手术,再通或重建血管通路,以恢复动脉的供血。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魏靖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大众网做客,并为大家带了一堂精彩的讲课,相信大家通过魏主任的介绍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相关检测技术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今天我们的采访到此就结束了,谢谢收看。再会!

      魏:再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秀波)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