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今日聚焦

北京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为5.89%

2014-03-31 06:51: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市监狱局通过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对2007至2009年全部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回归社会后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五年内重新犯罪率为5.89%。市监狱局于2013年11月份,召开了全局教育改造方法创新研讨会,北京市监狱等五个单位交流展示了创新成果。

      原标题:北京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为5.89%

      市监狱局通过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对2007至2009年全部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回归社会后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五年内重新犯罪率为5.89%。这是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日前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召开的教育质量年成果汇报会上获得的信息。据悉,本市监狱系统对减刑假释条件及保外就医条件都将更加严格。

      市监狱局副局长何中栋介绍,市监狱局结合“北京籍罪犯”改造需求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罪犯应具备的“十大意识”教育,并开展行为训练和团体活动,形成一个鲜活的教育系列。各监狱结合押犯特点与心理需求,积极引进了心理剧、沙盘疗法、表达性艺术治疗等新兴的心理康复技术,在罪犯中引起积极反响,形成了颇受欢迎的教育品牌,为教育改造方法创新提供了有效载体。去年9月份举办了“心态引领新生”——全局第一届服刑人员心理剧评比活动,各方反响热烈,并得到社会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誉。此外,金钟监狱和清园监狱在罪犯中尝试开展艺术治疗,通过油画、陶艺创作及音乐治疗等方法引导罪犯提高审美情趣、改善心理素质,也取得了积极效果。未成年犯管教所引入拉班舞谱训练、女子监狱的绘画治疗等项目,也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此外,市监狱局于2013年11月份,召开了全局教育改造方法创新研讨会,北京市监狱等五个单位交流展示了创新成果。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促进重点突破,各单位分别开展了《限制减刑罪犯心理矫治对策》、《刑罚心理效应》和《新入监罪犯的危险性评估与筛查》等课题研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对突发紧急情况的罪犯迅速实施预案加以稳定和控制,防止自杀、脱逃等意外事故,积极介入顽危犯攻坚转化,有效解决罪犯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据悉,对黑社会保护犯罪、职务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公众关注度高的罪犯严格管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执法原则。减刑假释条件及保外就医条件都更加严格。有消息说,罪犯外出就医目前已成为罪犯脱逃的重要途径。

      市监狱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教育场所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教育改造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教育质量年”活动开展以来,投入专项教育经费428万元,新增教育用房面积4721平米。截至目前,全局共建立罪犯专用教室40个、图书阅览室193个、电化教育中心13个、个别谈话室180个,教育场所软硬件设施功能齐全、焕然一新;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完成了良乡监狱、未管所、延庆监狱、潮白监狱、前进监狱五个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规范化建设。2014年,又从市财政争取到了一笔专项资金,目前已经到位,年内将一次性完成余下单位的心理健康中心规范化建设。

      据悉,2013年,首都监狱系统胜利实现连续17年监管安全无事故目标,荣立司法部授予的集体一等功。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洁)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