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今日聚焦

青岛博物馆文物"升级" "泰山碑拓"成一级文物

2014-12-03 06:57:00 作者:吴璟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2014年11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研究员丁孟先生,中国文物出版社编辑 、古籍善本专家、研究员孟宪钧先生,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室副研究员刘子旋女士一行三人对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的部分碑帖、古籍、铜器文物进行了定级鉴定。

      专家正在市博物馆鉴定文物泰山刻石拓片(部分)

      2014年11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研究员丁孟先生,中国文物出版社编辑 、古籍善本专家、研究员孟宪钧先生,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室副研究员刘子旋女士一行三人对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的部分碑帖、古籍、铜器文物进行了定级鉴定。

      此次对馆藏碑帖文物进行定级鉴定,是该馆多年来首次对该类文物进行定级鉴定,共精挑细选了25套文物,其中《泰山碑拓》被定为一级文物;明拓《石门颂》、明拓《墨池堂贴》、三部明拓《淳化阁帖》共5套文物被定为二级文物;清拓《石鼓文拓本》等14套碑帖被定为三级文物;清拓《玄灵法师神道碑拓片》等5套碑帖被定为四级古籍文物。

      据介绍,此泰山刻石拓片为“二十九字本”与“十字本”合装本,所谓“二十九本”是指泰山刻石在初拓时存有二十九个字,后因其遭遇失火,被破坏,仅存十个字,所拓拓片称为“十字本”。泰山刻石拓片存世量极少,其中大部为“十字本”且年代较晚,“二十九字本”更是极为罕见。青岛市博物馆所藏此“二十九本”,为清乾隆年间拓本,历经多位名家所鉴赏、收藏,钤有“沈尌镛印”、“贯夫之章”、“大瓢老人”、“徐同柏印”、“陆绍曾印”,更有翁方纲、张廷济、赵魏等名家的大段题跋,详细阐述了此拓片的珍贵性和流传经历,是极为难得一见的佳品,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定为一级文物。

      古籍善本鉴定共挑选了25部进行定级鉴定,其中清王筠手抄本《仪礼义例不分卷》等9部古籍被定为二级文物,清乾隆刻本《礼记二十卷》等15部古籍被定为三级文物,清雅雨堂刻本《李氏易传十七卷释文一卷郑氏周易二卷》被定为四级古籍。

      市博铜器类文物于1987年曾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傅大卣、王文昌老师鉴定。该馆专业人员在专家意见基础上,通过多年研究 ,这次挑选了14件铜器请专家进行进一步鉴定。通过此次鉴定,共有“商鸟纹铜爵”等5件文物从原来的三级提升为二级。

      此次文物鉴定共鉴定文物64件套,其中1件套定为一级文物,19件套定为二级文物,29件套定为三级文物,6件套定为四级古籍文物,其余保持级别不变。此次鉴定是在青岛市博物馆全面完成碑帖类文物和古籍类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文物普查,发现了该馆一批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的碑帖拓片和古籍。

      ◎相关链接

      《泰山刻石》拓本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统治疆域内曾先后刻石七处。现大多磨灭,惟存《琅王牙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泰山刻石》等都是在书同文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书体,世称小篆。《泰山刻石》传世拓本最早者,见有明代安国所藏两册,一册存165字;一册存53字。两册皆宋拓本,现存日本。再有拓本就是29字本了。高邕之得一本,号称泰山残石楼;罗叔言得一本,辑入《秦金石刻辞》;孙星衍得一本即摹刻于魏高贞碑阴。可见29字本也极难得。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吴璟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洁)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