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今日聚焦

揭示面膜里三大秘密:“血统”造假、成分造假、暴利惊人

2015-03-18 08:20:00 作者:张丽娜、李舒、周蕊、周竟、张紫赟 来源:新华网
题:“血统”造假、成分造假、暴利惊人——揭示面膜里三大秘密 一位销售洋品牌的商家小王说,从2013年底开始,陆续有顾客反映,敷完面膜皮肤产生红肿、蜕皮等现象。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题:“血统”造假、成分造假、暴利惊人——揭示面膜里三大秘密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面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美容“神器”,已变成普通的大众护肤品。“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面膜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至少三大鲜为人知的秘密。

      “血统”造假——挂“洋牌子”渐成厂家惯用伎俩

      “去看看你微信朋友圈有多少人在卖面膜,就知道面膜有多火了。”在呼和浩特市一家事业单位供职的赵晴打趣道。她微信朋友圈中的陌生人90%是微商,而微商中的90%又是做面膜的,且绝大部分卖的都是洋品牌。据调查,挂上洋牌子渐渐成为一些面膜厂家的惯用伎俩。

      例如,花印品牌旗下的“明星产品”,水漾润颜补水面膜,宣称连续三年荣获屈臣氏免洗面膜销量第一、月销售量高达15万瓶,还获得日本美妆大赏。但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水漾润颜补水面膜只是中国企业在外代工生产的产品,品牌则完全属于中国。

      来自北京工商部门的公开资料显示,拥有花印品牌的北京花印仁美贸易有限公司,是北京龙和隆盛化妆品有限公司的100%全资子公司,龙和隆盛股权拥有者除了两名自然人之外,也只有近期才加入的股权投资中心,并无“日本血统”。

      花印官网上的宣传材料称,“负责产品生产的花印株式会社COSMO BEAUTY是日本排名前三的护肤研发与生产中心”,还称品牌“2009年10月来到中国”。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名为COSMO BEAUTY的企业,其实只是一家代工的化妆品厂家,名字也不是所谓的“花印株式会社”,而是株式会社科思美碧优蒂,更没有材料支撑其“日本排名前三的护肤研发与生产中心”的说法。换言之,日本的这一厂家仅仅是一家普通的代工企业,所谓种种历史也和花印品牌并没有直接联系。

      至于面膜广告中宣称的销量排名靠前,获得日本美妆大赏,也并非名副其实。事实上,这一品牌在日本售卖渠道非常有限。记者在颁发美妆大赏的知名网站cosme未能找到关键词为“花印”或者“HANAJIRUSHI”的产品,2014年大赏里面的面膜类产品也与花印并无关系。

      成分造假——“神秘因子”多是商业宣传,“美白”二字可能本身就违规

      红酒面膜、蚕丝面膜、燕窝面膜、蜗牛面膜、肽面膜、胶原面膜……在各类广告里,这些宣称含有“神秘因子”的面膜,贴在人的脸上,立即就能让皮肤变得水嫩有光泽。

      广东佛山禅城区中心激光美容中心主任刘凤岩说:“所谓的神奇的因子、神秘的配方、昂贵物质的添加,大多都是商业宣传行为。”刘凤岩说,实际上,很多所谓的“神秘因子”,因为其分子直径的原因,很难穿过表皮屏障,到不了皮肤深层,就更别提效果了。

      杭州美丽诗贝面膜品牌创始人之一华树青说,这两年,面膜行业太混乱了,很多企业都是玩概念和卖包装。“如胶原蛋白,且不说面膜里是否真的有胶原蛋白,就算有,它实际也起不到作用。因为胶原蛋白作用在真皮层,而面膜里的胶原蛋白多数是大分子,根本不可能到达真皮层。”

      “比如燕窝面膜。燕窝一克就得20来块钱,而一片面膜可能就卖10多块钱,想想就知道里边燕窝的成分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面膜怎么能叫燕窝面膜呢?都是虚假宣传。”华树青说。

      很多女性买面膜是为了美白,那些“一敷即白”等类似的宣传语总让人兴奋。记者发现,面膜上满天飞的“美白”二字很可能本身就违规。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次发布的规定指出,美白化妆品被列入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申报备案。也就是说,一般的化妆品,包括面膜包装上都不能出现“美白”“增白”等字样。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任何合格的美白化妆品都不可能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这个面膜真的很神奇,一定是含有重金属、激素等有害物质超标引起的。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媒体多次曝光过一些面膜被添加汞等物质,其中还包括一些知名品牌。

      皮肤美容学专家路正林称,可怕的还有非法添加的激素。有些制造厂商对所添加的物质究竟是什么都不清楚,而真正致癌、导致各种皮肤疾病的就这类物质。不要盲目迷信洋品牌,那些颗粒粗大的、强效焕肤类的产品,多数都不适合东方人使用。

      价格虚高——业界流传“2元成本卖20元”之说

      奥美集团数据显示,国内的面膜产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大大小小的面膜品牌两年间增长了4倍。目前市场上至少有300多个面膜品牌。

      面膜利润到底有多高?针对业界流传“2元成本卖20元”的说法,杭州美丽诗贝面膜品牌的销售总监傅斌成说,“价格虚高现象存在”。

      一位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微商介绍说:“每卖一盒可以拿提成50元左右,一天卖个十几二十盒很轻松,我一个月只靠卖面膜就能赚两三万元。”这位定位在低端代购的微商说,现在卖面膜很多都是多级代理,发展了下线还能拿提成,所以在他们圈子里,卖面膜月入10万元并不是传说。   另一家面膜生产商表示,其一款一盒5片的面膜出厂价格大概在40元左右,而市场指导价在200元左右,而且基本不存在被监管的问题。

      一位销售洋品牌的商家小王说,从2013年底开始,陆续有顾客反映,敷完面膜皮肤产生红肿、蜕皮等现象。慌张之下,小王赶紧通过中间人找到国外的导购。面对质疑,这位导购始终坚称面膜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如果需要赔偿,必须拿出与正品面膜的送检对比报告。考虑到送检的复杂性以及跨国索赔难度,小王放弃了维权。

      护肤专家提醒消费者,应选择到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店、超市以及合法的网站购买化妆品。对于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面膜和护肤品,只要无中文标识均有可能是伪劣产品。(记者:张丽娜、李舒、周蕊、周竟、张紫赟)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