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柳湖随笔

唐诗宋词里的春天

2015-03-23 16:32:00 作者: 来源:德州日报
三月阳春,微风拂面,但不觉寒,正是杨柳吐绿、桃李芬芳的好时节。外出走一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看一看满城灿烂的春色,便知春为历代文人所宠爱的季节,自有其理由。

      □刘美芝

      三月阳春,微风拂面,但不觉寒,正是杨柳吐绿、桃李芬芳的好时节。外出走一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看一看满城灿烂的春色,便知春为历代文人所宠爱的季节,自有其理由。

      出家人不慕红颜,但爱春天。志南和尚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早春,自然杏花独艳,花开一树,如雾如云,风过,一霎花落如雨;即便是素衣敝履从树下走过,也必是一袭淡淡花香,醉人醉心。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说得正是当下时节——河边桥头,园里湖边,目光所及,柳色如烟,远远望去,嫩黄乍绿,随风轻舞,如诗如画,真分不清到底是诗情妩媚还是柳姿窈窕。

      说到春天,少不得春水。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把色彩缤纷的春日春水绘成一幅卷轴画,字上功夫与意中美景自在其中。而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则赋予春天以情趣,大地初融,燕燕于飞,沙滩日丽,鸳鸯双栖。正是春光明媚,动静相谐,一派祥和万物生。当然,能与之一比的还有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稚莺雏燕,一争一啄,也是极尽生动与盎然。

      自古,喜春之诗不胜枚举,写伤春之词的也不乏其人。春天给予文人墨客太多灵感,春来,暗喜;春归,伤怀。一样的春天,不一样的理解。李清照有“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之感,其意不在伤春,而在其心,晚年的凄景、落寞,字里行间全是对春天的独特感触。晏殊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流露的是淡淡的失落和无奈,幽思而不心哀,怀旧而不伤情。而一代名将辛弃疾惜起春来,更令人叫绝,“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花还未开,却已添愁,即便开了,也是忧其落红无数,恳请春天停住。细腻敏感的心思一览无余,“破阵子”的豪放全无,婉约到极致。欧阳修老先生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伤春之感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春日里最直白的哀伤,在以上两首名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最极致的当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本是暖词,碧波荡漾,却被李煜反着用来寄意,可见愁之深深,忧之切切,绵绵不尽如春水,没有尽头。

      以上所列不足一斑。100个文人眼里有100个春天,各得其见。徜徉在唐诗宋词中的春天里,有率真的欢悦,也有忧伤的凄美。说到底还得感谢春天,让历代文人留下如此多经典、唯美、真挚的诗词,供后来人咀嚼、品味、欣赏。事实上,读书与看景并无二致,一路看去,都令人身心愉悦,心思高洁。古人的春天与我们的春天一样,无论是喜春还是伤春,都催我们珍重时光,珍惜当下。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