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指导员帮助村民干农活
曹指导员和村民亲切交谈
曹指导员早期和同事们的合影
大众网德州4月2日讯(记者韩静 通讯员王强)为发现、宣传和讲述德州市广大乡村民警工作背后鲜为人知的、爱民为民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德州市公安局与大众网德州频道共同开通《寻找最美乡村警察》栏目,定期到德州市基层派出所采访,寻找最美乡村民警。3月28日,记者来到宁津县公安局大柳派出所,采访该局“最美乡村民警”曹凤成,这也是“寻找最美乡村警察”活动的第一站。
当记者见到曹凤成指导员的时候,60岁他的两鬓已经斑白,黝黑的脸上留下了岁月深深痕迹,但是身体看着硬朗,走路比年轻人都快,他说“刚工作时出警靠的就是这两条腿,后来条件好了我们才骑上自行车,哪比得上现在都有正规的警车,我这两条腿走路快就是当年出警练出来的”。
今年六月,曹凤成就该退休了,可是他仍然忘记不了自己所热爱的公安工作,回想起1976年,在武汉当了7年兵的曹凤成从部队转业到宁津县公安局秘书股工作,不久宁津县公安局园林派出所成立,曹凤成就自告奋勇到园林派出所工作。自此,从园林派出所、刘营伍派出所、张学武派出所直到大柳派出所,他一直坚持在基层派出所工作,36年如一日,被人称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最初走上工作岗位时,曹凤成还是个24岁的小伙子。36年如白驹过隙,今年6月他就面临退休了,可他仍然不能忘记自己所热爱的公安工作,离不开战斗过的基层岗位,对自己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公安事业怀着无限的热爱和留恋。
最初来到公安局在园林派出所工作时,所里只有3名民警,辖区却是2000多亩果园。当时群众条件普遍比较困难,不少人去果园偷苹果。面对警力严重不足,防范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曹凤成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组织村民成立巡逻队,警民协力保卫果园,保证了辖区安宁。
1986年,当地村支部书记家中被盗,报警后,15天没有顺利破案,村民们怨声四起,话语中都带着对警察讽刺的含义,这些话,让曹指导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为老百姓解决不了困难就不是好警察,当天就去村里了解被盗情况,经过八天的不懈努力,在掌握了有效证据的情况下,有效打击了犯罪团伙,为村民挽回了经济损失,重新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1997年,宁津县公安局设立了“110”报警电话,派出所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许多民警无所适从。曹凤成却认为这是个好事,有了报警电话,四里八乡的群众们有点什么事不用专门往所里跑了。“群众报警方便了,我们就能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稳定,无非就是我们辛苦一点罢了。”如果现在还有村民报案,曹指导还是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
一直扎根基层农村派出所,他,能吃苦能受累,却是个“拗”脾气。在园林派出所期间,遇到了偷苹果的盗贼,曹凤成跟领导保证不破案不回所,办案期间,他一连走了七八个村,晚上,就住到村民家里,条件艰苦可想而知,没成想,抓到犯罪嫌疑人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回所时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面对领导心疼地指责,他只是嘿嘿一笑,“我说了,不破案不回所”。
曹凤成的执拗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三十六年来一直体现在他每一天的工作中,尤其是对群众的调解工作。基层派出所工作没什么大事,全部都是繁琐的小纠纷、小矛盾,但是这些小事儿却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个不小心,小纠纷就有可能酿成大灾难。曹凤成就是凭着这份“执拗”,调解了无数桩纠纷,解决了无数次矛盾。不仅“执拗”,他调解纠纷还非常讲方法讲策略。每当面对棘手的问题,曹凤成和群众拉家常攀亲戚,讲道理化纠纷,入情入理把话说到群众心里去,这样往往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曹凤成做工作很用心,在他看来只要是群众的事儿,就没有自己份外的。河北的张某与大柳镇李白村的李某多年来一直有业务往来,张某常年从李某处进白茬椅子,曾欠李某3000元货款,因为一直保持业务关系,李某并没有催促张某还钱。2011年,张某因不满李某提供椅子的质量,终止了与李某的合作关系,改从李白村另外一家进货,自此李某一直让张某还钱。这次,张某来李白村拉货时,李某与家人拦住张某的车不让走,拉扯之下李某家人与张某打了起来。曹凤成接到消息,与同事赶到后,对张李两人进行了治安处罚,但两人仍然争执不休。此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民警们做完治安处理之后准备去吃饭,但是曹凤成却没有走,而是继续留在单位做两人的工作。经过曹凤成不懈努力的调解,两人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达成了和解,张某答应将三千元货款付给李某。这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曹凤成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饭。正是因为做工作时用心,曹凤成在辖区内有口皆碑,许多群众有纠纷时都主动找曹凤成来“解惑”,曹凤成也成了大柳的“金牌调解员”。
2000年,河北河间市的一名大约四十一、二岁的群众来宁津讨账,不想却被人骗了,不仅钱没拿着还被人从车上推下来摔断了腿骨。当时那条路非常偏僻,这名群众腿骨骨折没法动弹,数九腊月的天到了傍晚还下起了雪,该群众不久就冻晕过去。直到傍晚,才有一个过路人看到这一幕报了警,曹凤成随即出警接到这名群众时,只见他已经全身湿透结冰没有意识,曹凤成与同事立即将这名外地群众送到了大柳医院进行抢救。可是麻烦事又来了,医院要求先交住院费才对病人进行治疗,可是曹凤成连这名群众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看着群众生死未卜,早一分钟接受治疗就多一份生机,曹凤成把自己身上的300块钱都拿出来押给医院,然后立即与大柳镇民政部门联系经多方协调,医院同意先给病人治疗。细心的曹凤成还给群众脱下结冰的衣服,给他换上大衣、棉裤。后经与当地派出所联系,这名群众的父母来到大柳派出所,见到曹凤成,两位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知该如何表达心情,几番想向曹凤成下跪均被民警拦下。“这是我应该做的”,曹凤成面对激动的老人一直这样说。
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道出了曹凤成这一辈子对待公安工作负责任的态度。他总说基层工作是最难的,做派出所民警一定要有责任感,对待工作要执着、用心,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住百姓安宁、对得起上级的信任。
曹凤成工作时能让每一名群众如沐春风,但是打击违法犯罪他却像换了一个人,“胆大包天”绝不手软。大柳镇的老人们都知道几十年前的“警匪之战”,这一战的主角就是曹凤成。原来大柳镇每年都会举行李满庙会,当时社会上有几个青年不务正业去庙会上收保护费,接到群众报警曹凤成和两名同事赶到庙会,却只见小青年们拿出来几把砍刀想伤人。赶庙会的群众们都吓懵了,看着三个只带了警棍的警察面对十几个持刀的青年,却只听曹凤成大吼一声“宁死也要保护群众,没有刀就夺刀”,转瞬从青年手中夺过来一把刀,小青年们被吓破了胆束手就擒,“曹大胆”的名号也传了出去。
“曹大胆”面对犯罪分子不畏不惧,却不是各有勇无谋的“傻大胆”,他不仅大胆,而且心细。大柳镇王壕村有两个比较大的家族,虽然一个村里住着,但是积怨很深。2007年,村里重新分地,两个家族纷纷想多要地,再加上一直有纠纷,几言不合,双方就想打。曹凤成凭着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意识到王壕村此次分地也许会出事,就带着几名民警来到村里。一来不要紧,与曹凤成一同过来的几名同事纷纷惊吓不已,只见村里聚了四五十个年轻小伙子,手里拿着砍刀、大木棒,形势一触即发。但是曹凤成没有慌,他迅速的看向聚众闹事的那些年轻人,一张脸一张脸地过,很快,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曹某。曹某是附近乡镇一个有名的混混,经常带头打架斗殴,于是曹凤成当机立断上前将曹某制服,正所谓“邪不压正”,别的小混混看见带头的曹某都被制服了也都纷纷弃械四散而去。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就这样被曹凤成轻松地化解了。
曹凤成年轻时是派出所工作的一把好手,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充实到派出所民警的队伍中来。为了给年轻民警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多次主动请辞,从所长变成指导员又变成普通民警,他总是笑着调侃自己“年龄是越来越大了,官倒是越来越小了”。当初带过的“小民警们”如今有的成了所长甚至有的当了局长,但是他们见了他都会叫一声“曹所长”,不仅仅因为曹凤成曾是他们的领导,更代表了对这个老民警36年基层公安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曹凤成36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不分白昼,不辞辛苦,但是对于家人的照顾,也就疏忽了不少,他说,这么多年,感觉很对不起家人,他们也有抱怨,但是我一个人没办法分身,他们也就理解了。
家住鄄子村的村民杨宝祥说,曹指导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调节老百姓的问题,他特别得有耐心,不调节好不放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并且,没私心,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坚决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为人好,好说话,老百姓也愿意找他解决事情,但是处理事情铁面无私。
现在治安所的所长桑长松是曹指导以前的老同事,他告诉记者,“曹指导是大家眼里的好同志,对我们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帮助我们不少,以前,落后村比较多,曹指导就带领我们一起治理,做群众工作有一套,耐心,脾气好,善于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公安基层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马上就要脱下这身穿了大半辈子的警服,但是脱下警服,群众们依然认我这个警察,这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耀。”这就是曹凤成,一个普通的公安民警,他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对公安事业的无比热爱,为了光荣的公安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