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讯(记者 赵乾 通讯员 王洁)记者从德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的4月25日是全国第28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日的主题是“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免疫预防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免疫规划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于1978年开始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35年来,德州市免疫预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通过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的精心组织和各预防接种单位的不懈努力,德州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预防接种工作体系、管理机制得以进一步完善,门诊硬件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免疫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实现了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的大步跨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接种疫苗在全国消灭了天花就是很好的历史证明。德州市疫苗接种工作历经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和免疫规划三个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9、1991、1996年分别实现了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位和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2008年德州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来,免疫规划工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扩展,已由过去的“五苗防七病”扩大到“十二苗防十二种病”,这些疫苗全部免费,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为此每年政府财政拔出专项资金为德州市近7万名儿童提供160万剂次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近几年, 针对重点传染病防治,政府还通过免费为适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强化、麻疹疫苗强化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等活动,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并稳定保持在90%以上,建立了牢固免疫屏障。德州市免疫预防工作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德州市已连续22年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连续23年无白喉病例;麻疹发病率更是大幅度下降,由实施免疫接种前的1000/10万下降到1/100万以下,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白喉、破伤风、乙脑、流脑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自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年前的10%左右下降到1%以下。
为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德州市积极推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1998年在全市推广集中式接种门诊,建立了示范化门诊、规范化门诊和合格门诊,实行定时定点接种。但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和人员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实际的需要。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战略目标。疾控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有效地开展免疫预防服务,既是适应“幸福德州,卫生先行”工作理念要求,为幸福德州建设贡献力量的利民之举,又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免疫预防工作,主要领导多次视察或对免疫预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2012年初,在充分调研分析德州市免疫预防工作面临形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德州市确立了以开展星级预防接种门诊创建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德州市免疫预防乃至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提升的工作思路。2012年4月,结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年”活动,德州市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免疫预防工作体系和预防接种服务管理机制,高标准开展门诊硬件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强化质量管理。全市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相当于前十年门诊建设投入的总和。建成五星级门诊109处,四星级43处,三星级17处,为群众创造了宽敞明亮、方便实用、安全温馨的服务环境,在全市打造了预防接种“一刻钟服务圈”,实现了预防接种星级化服务无缝覆盖,使农村儿童享受到了与城区儿童一样的优质服务。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公共财政支出向着卫生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上倾斜,越来越多的疫苗将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免疫规划工作者也将加倍努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免疫预防服务水平,以崭新的面貌为全市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免疫预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