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武城人工湿地铸就“天然生态屏障”

2014-06-05 22:45:00 作者:满志旺 翟岩 来源:大众网德州频道
武城县水质净化工程处于该县“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保”这一环节。为了更好地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武城县建设了四女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铸就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大众网德州6月5日讯记者 满志旺 翟岩)武城县水质净化工程处于该县“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保”这一环节。为了更好地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武城县建设了四女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铸就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据了解,四女寺表流湿地占地1200亩,来水通过三级跌水围堰强化溶解氧,并利用芦苇、菖蒲、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强化生态功能。湿地出水口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测设施,随时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控。出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在运行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和部分直排工业企业的达标出水首先通过输水管线进入占地约30亩的潜流湿地,经两级生物降解后排入长8.2公里的改碱沟河道表流湿地进一步处理降解,通过利民河橡胶坝提升进入我们现在所处位置的四女寺表流湿地,实现水生态的修复、保护,出水最终通过利民河排入减河。
        该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了原来的废弃坑塘,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态系统和坑塘的地形地貌,将昔日荒凉的芦苇荡,打造成了真正具有水生态修复、保护功能的湿地,并且作为“芦花漫舞、飞鸟沉鱼、人水相亲”的生态景观,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游玩场所,而且还成为武城县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武城段调水沿线和大屯水库水质安全的“天然生态屏障”。
        为建立武城县水质净化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效益,县政府于2013年12月成立武城县水质净化工程管理处,按照公司化模式进行运作,隶属于县环保局,由县环保局负责对其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管理处配备6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水质净化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