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网友“白花花2”做客大众网演播室 谈地域文化

2014-07-07 16:21:00 作者:见习记者 周指奇 来源:大众网
李会来是一名铁路工人,已经五十多岁,他从小便对德州地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醉心于对家乡桥口历史文化的研究。

      大众网德州7月7日讯见习记者 周指奇)大运河的成功申遗让德州这座运河城市再次受到世人关注,而德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吸引了很多本土的文人学者潜心研究,为了弘扬德州地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古老又美丽的城市,本网特别邀请了热心网友“白花花2”,即“草根学者”李会来做客演播室,就有关地域文化的话题进行了访谈。

      

      李会来是一名铁路工人,已经五十多岁,他从小便对德州地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醉心于对家乡桥口历史文化的研究。在访谈期间,李会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扎实的学问、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积累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重点讲述了德州以及桥口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再现了德州这座运河城市的繁荣过往。他在访谈中还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并把它们传承下去。

      

      附:访谈实录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嘉宾的是热心网友、“草根学者”李会来老师。李老师你好,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李会来: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我们今天探讨一下地域文化话题。李老师在我们论坛上非常活跃,网名“白花花2”发表了很多文章。我搜了一下有“桥口故事”“卜算子”等诗词,还有地域文化一些帖子受到推崇。我们知道你在大众网上发表许多帖子涉及到德州文化、地域文化,请问你怎么对这些产生兴趣呢?

      李会来:我是德州桥口街人。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小觉得自己的家乡比别的地方都美丽。因为现在大搞建设,许多东西都不在了。我想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就抱着这种心态。

      主持人:你研究这些一定吃了不少苦?详细谈谈遇到的困难。

      李会来:研究地域文化它有个时间、时空问题。有些问题你不知道,不清楚。有的知道,模糊。就得找相应的人、物证。但是人呢?因为现在人流动性大,再一个有的岁数比较大一点。今天在这,明天在哪,漂浮不定。特别是过去的老人,他的子女比较多,今天在这个子女家,明天又上那个子女家,来回跑。这是一个,再一个是物证,有些时候变化太大了,有些地方消失了。只要看到它一点,就得去找,三番五次。

      主持人:举个例子。

      李会来:说李家坟,我找到它了,在漫洼地里,不是它的坟,是墓碑。我记录了文字并用手机拍照。等我准备下一步行动时,早已被人拉走了,不知去向。这就是遗憾,有种说不出来的苦涩。

      主持人:研究地域文化、家乡的传说、历史遇到了一些困难,相信你也有很多收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会来:收获很大。我把我家乡的传说、历史写下来发到咱们网上,得到咱们大伙认同。大家从网上了解德州、运河、桥口,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因为我热爱我的家乡,我感觉到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家乡过去如何美丽,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主持人:你一共发了多少作品?

      李会来:粗略统计大约147篇。

      主持人:收获挺大的。

      李会来:收获挺大的。

      主持人:发表这么多文章初衷就是让人们了解德州、了解桥口、了解地域文化?

      李会来:对。

      主持人:达到没达到预期效果?

      李会来:我觉得达到了。因为特别是通过咱这个大众网,我没有想到会引起网友这么大的反响。因为靠我自己说做不到,影响力不一样。大众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主持人:你给我们详细谈谈桥口这一块。

      李会来:桥口在德州相当重要。为嘛相当重要呢?德州过去有一种说法:“先有西关桥口,后有德州城”。实际上桥口街是运河码头。听老人说明朝咱这儿不是有个运粮河吗就是运河,运粮河必须有军队守护。我研究,不知道正确不正确,军队驻扎地当初就是桥口街。后来军队越河筑城,建了座军事城池。当初的城池不是行政城池是军事的,最高长官是军人。后来行政中心也迁入城内,形成军民共享。当时军队称“卫”,行政称“州”,这样形成了历史上州卫同城而治的局面。

      桥口它的位置在运河上特别奇怪。它先在河西,雍正四年运河改道,由豆腐巷到银瓦寺一线调直,河道改在桥口西面,桥口由原来河西变成河东。桥口在过去是重要码头相当繁华,故有“小德州”之称。像过去一个街道上有商店、医院、学校等市政设施比较少的。

      主持人:随着运河越来越繁华。

      李会来:对。德州是古代三十二个发达城市之一,它的落脚点就是运河,就在桥口。桥口是个大码头。它上面有上码头、盐店口、豆腐巷、下面有小锅市、北厂。北厂是皇家粮仓。小锅市实际上是卸锅市,过去码头分工有专业,卸锅市卸锅,竹竿巷卸竹竿等。我对桥口感兴趣,因为我是桥口人。现在发展迅猛一些东西失掉了。

      主持人:研究桥口研究了几十年有了感情,大运河申遗成功对你有什么触动?

      李会来:触动太大了,我听了这个消息太高兴了了。因问这个运河它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它是一条人文河。不是简单的运河,牵动着华夏儿女,不论是德州,还是桥口,好多文明都是通过运河传播发展融合延伸。桥口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兽戏,与众不同。别的地方叫划旱船,桥口划旱船里有一个角叫“蛤蜊精”,就是河蚌。通过运河南北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德州特色。德州人桥口人性格方面具有燕赵慷慨兼具齐鲁儒雅,大气豪迈又不失儒雅,不粗鲁。是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的融合体。

      主持人:你讲了这么多,花费很多心思,以后也会再继续研究发表更多文章。谢谢李老师给我们谈了许多地域文化、谈了桥口。我们认识了这位热心网友,也会对地域文化慢慢产生兴趣,让网友对地域文化产生兴趣,来关注德州关注桥口关注我们的地域文化,关注桥口。

      谢谢大家,再见。

      李会来:再见。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高崇敏)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