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德州四年打赢疟疾攻坚战 勇夺全省第一

2015-01-15 14:23:00 作者:石少军 见习记者 蔡亚会 实习生 刘东晓 来源:大众网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印发通知,宣布了德州市在山东省第一个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这是我市传染病防控历史上,继消灭天花、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后,又一项重大成果。提前四年完成全省消除疟疾目标,勇夺全省第一,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几代防疫人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成果。

    我市防治疟疾工作历史资料照片

     

      □记者 石少军 见习记者 蔡亚会 实习生 刘东晓 通讯员 庄霞 杜玉梅 王法成 摄影报道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印发通知,宣布了德州市在山东省第一个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这是我市传染病防控历史上,继消灭天花、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后,又一项重大成果。提前四年完成全省消除疟疾目标,勇夺全省第一,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几代防疫人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成果。

     

      连续20年没发生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说到疟疾,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让人心存畏惧的传染病,想当年毛泽东也感染过此病,差点一命呜呼。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蚊虫叮咬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重大、贫血等为特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疟疾和艾滋病、结核一起并称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三种传染病,每年全球疟疾发病例数在3亿到5亿之间,每年因患疟疾死亡的人数在100万到300万之间。

      段希明是我市疟防战线的一位老兵,有着4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参加疟疾防治工作的经历。据他讲,疟疾说白了在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小虫子,每年的7月到9月为高发季节,一个村子少则几十列,多则上百例或几百例,我们经常和“赤脚医生”、村干部一起工作,连续多年给乡民送药,组织群众清理蚊蝇滋生地,尤其是下过大雨之后的积水要抓紧时间清除,每年要连续100多天在乡村,深入各家各户,练就了“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为防疫人员自我调侃,治疗期间常常是不怕碰钉子,骑个自行车走村串户,正是一代代的努力,终于战胜了疟疾。

      据德州市疾控中心副书记、副主任高志坚介绍,消除疟疾考核有两个关键标准。一是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如我市自1995年至今已经连续20年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二是疟疾工作水平和疟疾防制能力达到相关的标准,能及时发现疟疾疫情,有外地疫情传入时能正确规范的处理疫情以确保不发生本地传播。

      我市地形为黄河冲击平原,能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蚊虫的一种)自然繁衍,我市自然环境适合疟疾发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市疟疾连年流行,危害十分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各级疟疾防治人员的长期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疟疾在我市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我市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山东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等技术方案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疫情监测,规范疫情处置,各项工作均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要求。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疟疾在我市广泛流行,是当时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等造成严重影响。如1961年,我市发生疟疾超过15万例,死亡数十例,平均每100人有5人以上发病;当年平原县王村店公社王律村全村582人,疟疾发病303人,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发病,超过60%的劳力发病,直接影响“三秋”生产。

      为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我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疟疾防控工作体系,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落实现症病人管理、治疗、休止期根治、疫点处理、灭蚊防蚊,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服药及“四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等工作。例如1962年,我市对各类人员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共培训医生1836名、保健员10704名;开展人群普查登记,共登记既往有疟疾史者305682人,随后对这些人连续3次进行抗疟疾复发的预防服药,3次分别服药243421人、229058人和222421人,在临邑和武城的部分乡镇还开展了第4次服药等。总之,在疫情高发期,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疟疾防控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疟疾防控工作轰轰烈烈,对于疫情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努力,我市疫情上世纪70年代以后有了明显下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流动人口及赴国外务工人员较多,因此,我市面临控制疟疾疫情输入、防止在本地传播的压力越来越大。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