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岩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融资到减税,再到各级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不断出炉。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今,作为创业创新的生力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享受到这些利好政策的“雨露”,德州市小微企业也如同日益温暖的天气一样,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小企业”也有大贡献
小微企业,主要指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成本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虽然小微企业被称之为企业中的“草根阶层”,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毛细血管”。近年来,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财政增收、居民致富的重要源泉。小微企业以其特有的活力和成长性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着重要的动力,对构 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广泛存在的经济组织。据德州市中小企业局在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22.3万户,比上年增长11%;从业人员84万人,比上年增长 8.1%,注册资金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550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3500户,占全市的98.6%。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200亿元,占全市GDP的83%,比上年增长16%。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00亿元 ,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润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小企业上缴税金130亿元,比上年增长9%。
税收优惠“大礼包”为企业减负
在过去几年里,国务院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不仅带动了市民创业热情的持续高涨,也增添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给在艰难前行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曙光。2014年,德州市新办企业开业户数2500余户 ,其中盈利企业1259户,遍及多个行业。小微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按每个企业平均用工30人计算,仅2014年新建小微企业就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75000余个。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赵健,大学毕业后经过辛苦打拼,积攒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但对于是否开始自己创业,他却一直徘徊不定。当从宁津县国税局得知国家对小微企业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后,他坚定了创业信心。2014年2月,赵健创办德州鲁发机械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营业,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80多万元。“感谢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才使我坚定了创业信念,圆了我的创业梦”赵健说,“去年全年,我们公司享受到了 包括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减免等各项优惠3万余元,这对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来说,可以说既是锦上添花,也是雪中送炭。”
与其同样受益的还有临邑县标志服装厂,“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公司经营陷入困难,到年底的时候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多亏了县国税局及时为我们办理了包括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在内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我们从中行 申请到了500万元贷款,才救活了我们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逐步摆脱了难关,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766万元,比2013年增长了12.81%。”临邑县标志服装厂经理王建成告诉记者。
国家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也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据市国税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德州市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达到5623户,比2013年增加2113户,同比增长60.02%。 2014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2034.70万元,受惠面达100%。2014年,全市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小微企业4440余户,占全市小规模企业的50%以上,全年共减免增值税270余万元。
扶持措施频频亮相“给力”小微升级
“我们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多亏了人社局给我们服务人员发放的社保补贴,让我们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德州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杰说,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而给这些“4050”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有效缓解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压力,减轻其生活负担,同时也让企业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能够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撑运行。现如今,“阳光大姐”在德州城区已经 有3家直营门店,专职工作人员30多个,服务员增加到2000人左右,加盟店实现德州各县市全覆盖,年创劳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以上。德州市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果真如“雪中送炭”,关键时刻让企业挺过了 创业初期的难关。
“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我市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3月12日,我市出台了《德州市中小微企业升级工程实施方案》,将筛选出1802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 业列入升级工程,鼓励这些企业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有效融资等方式快速做强做大,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化合作,扩大群体和规模。”据德州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市目前已共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下拨各项 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难题。“小企业“四升”工程是引导企业主动转型升级、走科技兴企道路的重要抓手,经过这几年工作的开展,企业对这项工程认知、认可 程度高,参与积极性高,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是中小企业局的重点工作之一。”
“去年,德州市还举办了公司治理、企业融资两轮共18期的系列培训,培训规模以上企业家8400余人次。”德州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市劳动就业部门不仅定期开展创业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起到了推进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的目的。培训后,全市企业股改进程明显加快,优化融资结构的意识不断增强,有120多家企业加快了股改进程,70多家企业与投资机构和金 融机构达成资本运作或股权合作协议。“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已成为引领德州市企业家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提高认知的主渠道。”
此外,为了激发创业激情、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德州市通过开展中小微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宣传认定工作,鼓励中小微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导中小微企业走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路子。目前,德州市市新认定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2家,“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21家。认定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17地市第5位。同时还全面实施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工程,引导企业走专业化、 精细化、特色化、新型化的路子,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做精技术储备、突出技术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全市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认定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17地市第7位。
帮小微企业找“钱途”
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缺钱”是当前众多小微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问银行贷款对于这些先天规模小、风险大、缺少抵押物的小微企业而言,几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于是,很多小微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门槛低、手续简单的民间借贷。而与此同时,一些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又成为企业经营的“定时炸弹”。
“我们这种小生意,找银行贷款太费事了,而且就算批下来也给不了多少钱。”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徐东兴,在德州经营两家服装店,每逢换季店里资金周转紧张时,他都是眉头紧锁,为钱发愁,他说,由于提供资信证 明难、抵押担保难等原因,像他这样的小微企业很难从大银行融到资金。“自己找银行贷款不仅慢而且贷款额度小,如果通过担保机构贷款又太贵,我们只能通过民间小额借贷来应急,可贷款利率又太高,导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和徐东兴一样,德州还有不少的小微企业都在承受着融资难带来的困境,生意长年处于“持平”或“亏损”状态。
为此,在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大背景下,德州市积极搭建融资平台,联合银监分局开展了“万家中小微企业金融扶持行动计划”,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重点扶持10000家中小微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融资,同时,加大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力度,通过普遍培训和个性化对接等方式,促成70多家企业与中科招商、鲁信创投、黄三角投资基金、北京金长川等资本管理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达成资本运作或股权合作意向。创新融资方式,探索支持中 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新途径,联合建行、中国财险公司,积极运作成立中小企业政保贷业务,目前已获得省建行和省保险公司批准,现正在与市政府及市财政局探讨政府出资方式。加大中小企业股权托管交易力度,建设挂牌 企业孵化器,帮助中小企业定向增资。拟引入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逐渐建立德州分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建设,孵化器预计一季度在市经济开发区开业。
据统计,去年,德州市共争取中小企业扶持资金640万元,其中国家级扶持资金200万元,省级创业补助创新奖励资金440万元,直接受益企业27家。
税收优惠扩围,扶植政策频频出台,助小微企业融资……在德州市优化发展环境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迎来了各方的支持和暖意,如沐春雨。2015年,我们有理由期待,小微企业必将迎来一个烂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