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建造业共享时代 东南大学变房屋为“小型能源站”

2018-07-13 18:03: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祁小丽 蒋丽君

“C-house”由外部轻钢结构和内部的立方体形状的核心筒构成(翟岩 摄)

“C-house”正在进行封顶作业(翟岩 摄)

  大众网德州7月13日讯记者 祁小丽 见习记者 蒋丽君)7月13日上午,一场大雨浇灌了整个太阳能德州小镇,在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核心区,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的“阳光方舟2.0——C-house”(以下简称“C-house”)搭建场地,队员们却并没有因为大雨停下手头的工作。自7月11日完成封顶作业后,“C-house”搭建场地便通过大赛组委会检查,成为全天候工地,允许雨天照常施工。

  “我们的屋顶采用的是模块化预制,可快速组装,封顶完全吊装完成,仅用了20分钟时间,可以全面保障施工安全,避免了高空作业,从源头上保障安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宏告诉大众网记者。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从简洁的立方体内部加上一个核心筒,叫做core,相当于整个房屋的心脏,控制了整个房屋系统的水、电、空调,通风以及能源的转换。”东南大学参赛学生张敏向大众网记者介绍道,他们的作品为“C-house(立方之家)”,名称来源于学校的基本设计逻辑,即由简洁的立方体(Cube)和集成的核心筒(Core)的组合。“C”既代表了房屋的核心部分——“core”核心筒,也可理解为control(可操控的),或者changeable(可变的)。“立方体”的建筑形式使“C-house”成为一个紧凑的形体,并使它拥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目前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搭建,接下来会进行整体的安装以及房屋主体的外围护和内装修。

室内概念图

室外概念图

  在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施工现场,大众网记者看到,精致挺拔的轻钢结构内是一个造型独特的立方体——核心筒,两者共同构成“C-house”的房屋结构,立方体和核心筒分别是由东南大学和来自德国的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两个团队负责。“我们两个队其实是相当于相对独立完成各自负责的项目,但是我们又在中间有很紧密的联系。我们进行了很合理的工程管理,管理每一个施工的步骤以及大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目前进展很顺利。”张敏告诉大众网记者,经过两方的智慧融合,整个房屋可以实现空间共享、能源共享和结构体共享的特色便凸显而出。

  “‘C-house’的空间共享其实是基于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建筑场地可以维持100 年不发生变化,结构可以维持100 年稳定,外围护结构可以保持50 年的使用,然而内部功能往往十年内就会更换一次甚至几次。”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带队教授张宏向大众网记者详细介绍了“C-house”的共享特色,可持续性设计让比较稳定的层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降低不稳定层面变更的时间与财务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使用空间的创新。“C-House”的核心筒集成了所有服务空间,在紧凑的立方形体下增加了30%的可使用面积。围绕着核心筒的空间自由灵活,结合模块化和可变式家具的设计,不仅革新了传统建筑的户型使用局限,也带来了使用空间的复合可变,在完美地满足了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共享空间,适应聚会短租、创业办公和社区服务等多种多样的使用情景。

  建造、性能与人文一体化实现的理念,是“阳光方舟2.0——C-house”的宗旨和目标。

  “C-house”的设计建造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国际团队,践行新型建筑学Next Generation Architecture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从传统建筑设计只重视形式和空间,上升到不仅注重建筑设计、更让设计落实到真实建造和性能控制层面,让建筑实现真正的舒适健康和低碳智慧,为社会绿色生态和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C-HOUSE 室内全景(点击图片观看)

  新型建筑的市场需求是可以长期的利用和循环使用,外立面可以变,结构体一般是不变的,作品灵活布置内部空间,可以由开始的居住然后变成办公,可以用于商业也可以用于图书室,达到空间的循环变化,实现空间共享。同时“C-house”是一种通用房,其结构可嵌入钢筋混凝土,用于高层建筑,

  能源共享主要是产能,“C-house”四面墙壁有三面含太阳能光电板,可以最大效率地利用太阳能变成能量,然后用主动产能的方式通过太阳能发电提供给房子基本能量。多余的电量还可以提供到电网,符合“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的房屋建造完成后,就可以成为一座小型能源站。”张宏骄傲地说。

  由于此次竞赛的建筑要求为长期保留,而传统建筑中结构都是拆了以后就成为建筑垃圾,“C-house”此次也采用了技术专利,使房屋可以反复拆卸三十多次,重复利用。“我们探索的是可持续工业化,立方之家是我们研究的第9代产品,前面8代产品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做到把建造业精细化、高端化,并且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带队老师张旭解释说。

  据了解,TEAM TUBSEU代表着TUBS + SEU,即德国的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和中国的东南大学。字母S(Solar)就像太阳能一样把这两个队伍连接到一起。在此之前,东南大学已参加过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其作品SOLARK(太阳方舟)最终获得了能量平衡和热水两项并列第一,此次的“阳光方舟2.0——C-House”则是进阶版。谈到对大赛的期待,张宏表示,希望通过比赛培养提升学生的建造能力,成为建造行业的人才。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