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聆听一张“纸票”的抗战故事

2019-08-28 10:53: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赵凤瑞 武红鹏

  大众网·海报新闻乐陵8月28日讯记者 赵凤瑞 武红鹏 通讯员 杨大为)一张小小的货币,承载了一段峥嵘岁月。一座矮矮的老屋,记录了乐陵人的革命情怀。8月28日,“‘品味红枣文化 传承红色精神’·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共同重温冀鲁边区人民的抗战历史。

  走进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三间旧时青砖房坐落在院内,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墙面上展出了一张张珍贵的北海币,泛黄的票面证明着岁月的流逝,也就是这一张张小小的票据,是抗战时期整个冀鲁边区最为流通的货币,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旧址内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一段燃情岁月。

  在冀鲁边区有一首民歌中唱道:“赶集卖了线,心中好喜欢,红绿的北海票赚了九百三。”不难看出北海货币在边区生产中的地位和边区人民心目中的信用。但北海票的发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充满了坎坷。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武装侵略的同时,对占领区实施货币金融侵略,通过一系列手段让当时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在金融战线上的作为越来越软弱无力,无法与伪钞抗衡。货币的混乱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直接影响了边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了边区的抗战。

  1941年,为了加强冀鲁边区的金融管理,开展货币斗争,冀鲁边区党委决定,由边区财经委员会负责筹建北海银行。同年六月,北海银行在乐陵市东大桑树村正式成立,建立印钞厂,发行北海币。“之所以将北海银行选址于此,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大桑树村南有一条起伏连绵十数公里的东西走向沙丘土岭,最高处可达三四十米,树林茂密,灌木丛生,覆盖着大片大片的荆棘。在形势危急时,印钞厂就可以转移到这里隐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时北海银行为了躲避日寇的围追堵截,也打起了“游击战”,光是挖地洞、地下室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洞口在群众院子里,地洞一直通到村边隐蔽处,安放机器的地下室全部用板子、木头为支撑。油墨纸张供应困难,首任行长张耀增就通过亲戚关系在天津买到20令纸和一些油墨、花帖,几经周转运回隐蔽处。张耀增又设法从盐山石印局搞到了两盘大石印机,在夜间偷偷地运到根据地。再加上一台脚蹬子打号码机(铅印机),这就是银行印刷所的全部机器设备。

 

  1941年7月,北海银行被正式纳入山东抗日根据地北海银行统一管理体系,改称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在建国前对敌经济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8月迁至河北的海兴县,陆续印制发行加盖"冀鲁边"的北海银行币。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及所属的北海银行对日寇进行的金融攻势给予了有力回击。

  

  

  

初审编辑:蒋丽君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