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书记丨“两步”走活节水棋 德州禹城这位第一书记了不得

2020-08-24 12:57:38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春晓

  编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轮124名第一书记进驻全市农村一线。他们按照全市第一书记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守为民初心,务实担当尽责,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众当亲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20年8月开始,德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我是第一书记”专题,深入全市农村一线,在田间地头采访这些第一书记,听他们讲下村后如何“乘风破浪”,如何扎根基层,做好富民强村“战斗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见习记者 李勇超 德州报道

  第一书记不好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会使。既要强班子、找路子、脱帽子,还需结对子、解梁子、树牌子,时不时还会遇到挠头事。这不,挠头事来了——

阎占堂

  2019年5月份,德州银保监分局阎占堂被选派到德州禹城市安仁镇齐庄村任第一书记,初来乍到就遇见了一个大难题,这也是困扰了齐庄村多年的问题——1000余亩地又出现了季节性干旱问题,每年都靠支部成员帮着村民去邻村借水,但总归远水解不了近渴,成效甚微。

  田间地头走一遍,看着千亩良田盼水如嗷嗷待哺的婴儿,阎占堂思忖: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这第一把火,得先烧水了。

  要不打口井吧,多简单的事儿,阎占堂回头一看,党支部犯了难,两手一摊:没钱,总的需要打十口井,少说也要15万,上哪摸钱?

  此路不通,阎占堂又频频跑镇上,说来也巧,正好有一个150万的地力保护项目,这个项目到镇上已经两年了,可是一直没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到2019年底就到期了。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安仁镇党委书记陈霞推荐给了他。

  150万让阎占堂欣喜若狂,他想到齐庄村祖祖辈辈以农业为生,长期以来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提高了浇地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利用这笔专项资金给村民们设立一个节水项目,这对齐庄村来说意义非凡,是把传统农业带到了现代农业。

  但是这个项目如此“冷门”也是有原因的。地力保护项目需要以合作社为载体,而且真要实施起来,150万可能不够。于是,他在本村微信群中,呼吁有能力有资源有意向的人才回村创业发展。

  都说好事成双,还真别说,有一个人看到后动了心思,这人就是村民口中的“能人”张树军,他是德州远博空调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远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虽然已离村20多年,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时刻挂念家乡的发展。

  “饮水思源头,吃果拜树头,人家一个陌生人能来村里造福乡亲,俺作为土生土长的齐庄人,更应该为村里的富裕出把力。”俩人在微信上一合计,随后找到齐庄村党支部书记齐令秋,聊到村庄发展计划,三人决定联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本着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发展理念,不到两个月,由齐庄村党支部创办的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千亩水肥一体化项目也顺利建成,这是禹城市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农业设施。张树军出资50万元,将技术落地,为合作社注入了活力。

  技术通过科学的配比,肥料完全溶解于水中,滴灌系统布置在作物的根系位置,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可节水30%、省肥20%,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整个作业过程几乎可以不用人工,综合经济效益千亩地年可增收20万元至30万元。

  “疫情期间,正是这高科技帮了大忙,只要在手机APP上轻轻一点,提前设置好时间、用量,安装在田里的喷头就会喷出水花,坐在家里小麦也能立马享受到‘淋浴’服务。”老支书齐令秋竖起了大拇指,高科技让种地越来越省力,4月份,合作社被禹城市委组织部推荐为“省级示范社”。

  合作社种植规模大了,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对接项目。“麦收后我们调整了种植结构,建了100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推广订单式辣椒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在齐庄村“两委”的带领下,流转闲置土地40余亩,以每亩500元价格统一对外发包实现增收,预计2020年村集体收入将达到10万元。

  村里发展越来越红火,安仁镇还把争取的9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放到齐庄村,收到这个“政策大红包”后,阎占堂有了新打算,美丽村庄就要高标准,他和村党支部书记齐令秋、回村能人张树军三人,请了专业的规划设计队伍,对村庄进行了全新的规划。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我对齐庄村来说也许是一个匆匆过客,但是我希望能给这个村留下带不走的致富项目。”看着村庄发展越来越红火,阎占堂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