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赫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冉 武红鹏 通讯员 尚阳 德州报道
千里运河,在德州迤逦穿行,蜿蜒而来,汇聚了千年韵味,也留下了千年传承。依托大运河,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德州,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孕育滋养了无数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德州始终传承大运河带来的历史记忆,从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到深挖大运河文化资源,始终在为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而努力着。
漫步运河两岸,通畅的河水,丰沛的河道,使素有“九曲十八弯”美称的德州大运河更加婀娜多姿,引人注目。一处处充满诗意的景观,在大运河的脉搏上跳动,一个个令人期待的项目,为大运河的注入新的肌理。曾经“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的德州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眼下,主题为“原真古貌·创新传承”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即将在德州举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等多位著名教授和学者将出席,这将成为德州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平台。
传承,让说不尽的历史故事活起来
大运河德州段是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运河德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点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道保存着南运河原真性的人工弯道及自然生态和形态,是南运河“弯道抵闸”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
如何让运河水尽显文化之美?如何推进沿线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综合发展?
2021年8月,根据中共德州市委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工作安排,德州市组建了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全面启动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工作。一群人围绕一个目标,从规划方案到启动实施,一项项工作在整体规划下有序推进。
万千工作,生态为先。在过去的时间里,德州为做好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做好遗产留存,把大运河生态保护工作提升到更高层面,为此,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德州大运河两岸1万余亩土地不作商业开发,并累计投入30多亿元,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建设了占地3100多亩的大运河生态林场,还规划建设了大运河两岸绿化项目。目前,生态修复已经初见成效——布谷鸟、伯劳鸟、杓鹬等稀有鸟类陆续在大运河河畔栖息。
悠悠运河水,汇聚千年时光,为德州积淀了丰富的文化物质遗产。为做好大运河文物保护工作,德州市早在2019年就正式发布了《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一条条措施以昂扬姿态对各级政府履行大运河保护与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2月6日,德州市2023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建设项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该项目经过了7个月的规划设计和筹划推进,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50.07亿元。整体建设内容包括博物馆群、手造馆、艺术研究院、博物馆配套建筑等单体建筑和室内外总图工程,以及五条配套市政道路。预计建成后在馆舍面积、展陈环境、自动化管理、文物保护等硬件设施方面都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是德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之一,也将成为大运河文化经济带的地标建筑和传承运河非遗文化的重要名片。
如今,历经时代蹉跎的大运河德州段的工程体系保存基本完整,仍然承担着行洪、排涝、输水等重要功能。这与德州加大大运河保护力度的项项举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创新,让悠久历史与现代文化碰撞火花
在古运河畔,有一个九龙湾公园,以生态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主题,已经修建完善的古井亭、厚德亭等古建筑与延绵而下的运河水相望,周身舒展着繁华传承的痕迹,古色古香的建筑、林木葱郁的环境在这里和谐共生、相得益彰。赶在夏日清晨走入其间、拾级而上,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或晨练。
近年来,德州市按照“建好新城、做强德城、突破陵城,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打造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战略安排,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赋予城市文化灵感,让“大德之州、好运之河”成为城市新名片。
未来,你将在德城区看到集“运河文化”和“江南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极具人文历史文化魅力的德州运河古镇;还能在武城县看到包含大运河文化景区、星期六农庄等特色景区在内的京杭大运河康养小镇。
一直以来,德州着力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按照将大运河德州段整体打造成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的定位,谋划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市场需求的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推荐苏禄文化博物馆、董子园风景区、四女寺风景区等资源纳入全省《“鲁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总体规划》。还依托齐河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等重点旅游景区打造运河旅游产品,为运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近年来,德州先后开展了“我为大运河保护利用建言”“发现德州运河文化之美暨标志性宣传语征集”等多项活动。市杂技团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融入了运河元素,杂技情景剧《运河流芳》生动再现了古苏禄国王来中国访问时的景象。德州还组织“发现德州运河文化之美暨标志性宣传语征集”等多项活动,编印《德州运河文化丛书》一套六卷,筹建大运河研究图书馆和大运河讲堂,通过电影、戏曲和小说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讲好德州大运河故事。
传承与创新,让大运河未来可期
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串珠成链,一条“运河璀璨文化带”串联起沿岸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掀开大运河德州段保护与开发的硕大成效。
以四女寺水利枢纽为界,大运河德州段分为南运河德州段和卫运河德州段,其中南运河段45公里呈现“九曲十八弯”的独特景观,是目前古运河风貌维持最好的一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也提出,要在德州建设运河自然风貌展示区。
作为人类运河文明和技术的最高水准,德州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也以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着力建设一条与大运河历史地位相匹配的运河文化带。
目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山东省已全面铺开。大运河德州段是以“原真古貌”为色调,以保护传承为基础,注重文旅融合,加强环境保护和配套建设,并注重发掘大运河沿岸文化,力求成为山东文化体验廊道颇具特色的一个“点”。
下一步,德州将根据“一廊六片”规划设计成果,计划动工6个节点项目,施工图设计、考古勘探、地质勘测、拆迁安置、手续办理等工作正在同步推进。
据了解,德州用时67天完成九龙湾片区保护范围调整,释放了近900亩项目建设空间,是近20年来首次修订调整。围绕文物保护优先原则,组织资深遗产保护专家团队莅临指导,30天完成考古勘探、文物影响评价、文物保护报告等成果,“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方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审批。截至目前,“一廊六片”总体规划中的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个已完工,4个项目准备进场施工,还有3个项目正在深化设计。
至202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得到保护与初步呈现;流域治理工程得到有效实施,沿运河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教育、颐养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达标建设;交通、游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改善,游赏路线基本形成;共管共建机制运行良好。
至203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与全面呈现,为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事业保障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悠悠运河水,激起了新的篇章与活力。大运河传承的文脉,生机澎湃。未来,“大德之州、好运之河”的城市新名片将续写着别样繁华。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