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遭遇“倒春寒”?

2017-03-29 07:36: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邓莉

  有业内分析表示,受车辆维护、人工成本、停车位和市场红利的限制,国内分时租赁三五年内都很难实现盈利。

  三月春暖花开,此时,却有一家被业内誉为“运营不错”的分时租赁汽车公司,因扛不住资本压力倒下了。3月10日,友友用车宣布停止运营,而停运的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与打得火热的“小黄、小蓝和小绿”共享单车相比,被誉为“春天已至”的共享汽车最近频繁遇到麻烦。友友用车的倒闭,能给如今一窝蜂的共享汽车市场带来什么启示?

  高运营成本考验融资能力

  友友用车原名友友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它最初做的是P2P模式的私家车共享平台。2015年10月,友友租车更名为友友用车并开始主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本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友友曾拿过两轮融资,累计达2000万美元,最繁荣时期其规模达到:拥有自有车辆300辆,分布在写字楼、小区、郊区等地近70个网点。到2016年8月底,友友用车主要在北京市场,运营车辆仅剩200辆,运营网点减少至50个。

  与友友同期运营的,还有Gofun出行、巴歌出行、绿狗租车、一度用车、零派乐享、壹壹租车等近10个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品牌。虽然友友每台车的运营效率,称得上是业界最优水平,但依然难逃一死。

  原友友用车联合创始人蒋擎对媒体称,虽然友友已基本做到收支平衡,但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办公场地、停车、充电和人员等方面都是绕不过去的高成本,公司整体实现盈利难度很大。“都是一样的在亏损,但现阶段谁的资源更多,融资能力更强,是最重要的。”蒋擎表示。

  分时租赁无疑是一块好蛋糕,但却不是一口就能吃着。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共享并不是个新生事物,汽车厂商已经做了很久,国外也有成功案例。奔驰的car2go在全球9个国家投运近1.5万辆,在国内重庆等城市已经开始运营。但即使是比较成功的car2go,也用了7年才盈利,前5年都是入不敷出。

  共享汽车平台发展“痛点”

  1.自购车辆资金压力大

  分时租赁平台的车辆是自行购入,规模化才能抢占市场,但同时也带来高额的资金压力。加上大部分本土品牌新能源车型的二手残值特别低,这部分资金相当于纯投入。

  2.停车成本高企

  为了让客户有“随借随还”的体验,网点是关键。但停车成本高是分时租赁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单辆车仅停车月租成本少则四五百元,高则上千元。

  3.充电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充电桩的不普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面临着里程焦虑和充电问题。因充电等基础设备不足,车辆的调度、充电问题,都需要大量人力,加大了平台的运维成本。

  4.难以做到自由取还车

  不同于共享单车的自由随意取还车,共享汽车的停放受到市政的严格管控,定点取还车的车辆和网点数量要做到足够规模,需要高额成本支撑。

  5.号牌稀缺

  在北上广深等限牌城市,越来越稀缺的新能源汽车资质牌照,也是制约分时租赁汽车扩大规模的障碍。

  平均单辆车亏损在一天50元~120元

  有业内分析表示,受车辆维护、人工成本、停车位和市场红利的限制,国内分时租赁三五年内都很难实现盈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时租赁平台的运营总监告诉记者,不包含人工在内,仅汽车自身成本、停车成本、充电费用和运维成本等,一辆用于分时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辆车亏损在一天50元~120元。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提高效率的方式之一便是投入更多的车辆,车辆的投入则意味着各种成本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到网络足够密集、便利,这使得共享汽车的成本要求显然高于共享单车。巴歌出行CEO孙杨认为,2017年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关键年,资本也会在今年出现入局投资高峰,产业链也会逐渐走向成熟。记者获悉,当前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在融资渠道各显神通,其中一度用车A轮融资1.28亿元,而零派乐享则是“融资大户”乐视投资运营,Gofun出行背后是首汽集团,但大众汽车也有战略投资。然而仅靠这些,谁都不敢打包自己能跑到最后。

  高热度 亏钱也要抢着干

  虽然障碍重重,但新能源汽车的红利,让分时租赁领域创业热度不减。记者粗略计算,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主流一线城市,大小运营中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品牌多达20多个。普华永道思略特的报告指出,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分时租赁市场预计在2018年后将逐渐趋于明朗,主流企业会通过并购形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未来分时租赁市场也将形成3~4家全国范围内绝对领先的企业。

  记者观察

  因为线上的便捷性,却忽略了线下的复杂性,是互联网+模式下最容易被忽视的。纯电动汽车价格高、电池寿命短、租赁收益不好,超高的维护成本,都是让知名汽车租赁企业却步的关键,君不见神州租车等企业依然坚持的是“老本行”。

  然而,近两年出现的一窝蜂的创业公司,争相进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离不开政策的“红利”。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租金只是赚小钱,拐个弯赚补贴才是真相。”此前,工信部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出的系列补贴政策,其中的漏洞让新能源汽车租赁钻了空子: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来说,只要能将车卖给有“关系”的租赁公司,就能争得每辆车数万元的补贴,虽然工信部又要求汽车有运行里程的规定,但这些新能源租赁公司只要打出共享牌,低价将车租出去,让租车人跑出里程,就能继续获取补贴。如今,工信部财政部补贴政策继续收紧,新能源汽车租赁要想轻松玩下去,成本和维护的门槛都高许多。

  新能源汽车共享,要想玩下去,首先得杜绝一些公司“钻补贴空子”,其次还是得继续给予政策支持,不过这种支持应该落实在基础设施方面,如停车和充电设备等,否则还是难以如共享单车的一般,满街都能看见“小黄、小蓝和小绿”。(邓莉)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2016年德州市景区数量、接待人数双增长

    u=2673325026,1976325461&fm=23&gp=0.jpg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后,更是德州旅游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大众网记者从德州市统计部门获悉,2016年,德州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8.90%;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64.14亿元,同比增长13.97%。[详细]

    2017-03-28:大众网
  • 德州:建设7500亩城市森林 积聚绿色发展新优势

    W020170327786823156370.jpg

    根据规划,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总体目标是成方连片、长期存续、效果鲜明,核心是提高绿地数量,形成生态屏障,优化生态环境。德州市长陈飞则把建设大运河生态林场定位为缓解运河经济开发区生态环保压力,积累地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详细]

    2017-03-28:大众网综合
  • 德州攻克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世界难题

    timg.jpg

    日前,由德州学院山东省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许士才博士、王吉华教授和周耀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将单晶石墨烯作为敏感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有机结合,成功研制出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器,为分析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技术是德州市取得的一项世界性重大研究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详细]

    2017-03-28:德州日报
  • 德州职工大病保险首例收益患者完成结报

    timg-(1).jpg

    3月24日,家住德城区的杜女士收到了一笔3.37万元的报销款。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施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杜女士成了全市首例受益参保患者。[详细]

    2017-03-28:德州日报
  • 专访遗体整容师 看近年来德州殡葬服务业如何“破茧”

    她叫于忠菊,44岁,就职于德州市殡仪馆,是一名遗体整容师,每年经手约1000具尸体,虽然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8年里她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并多次前往外地学习,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求“让逝者带着尊严走,让生者心灵得抚慰”。 [详细]

    2017-03-29: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