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汽车资讯

东莞加快淘汰黄标车 “限牌”计划暂未有(图)

2014-07-17 14:47:00 作者:郭文君 王慧慧 段思午 来源:南方日报
东莞目前的道路承载能力,还能够允许机动车保有量再增长一段时间。在此背景下,《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引发外界对东莞“限牌”的猜想。

      东莞目前的道路承载能力,还能够允许机动车保有量再增长一段时间。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摄

      7月15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及,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有市民和车行人士担心这是不是东莞“限牌”前奏?

      东莞市交警支队7月16日明确回应说,这主要指加快全市黄标车淘汰进度,东莞市并未发文限制车辆入户。

      权威声音:未发文限制车辆入户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截至2013年,东莞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154.69万辆,增长4.0%。其中汽车保有量138.91万辆,增长15.1%。有不少车主反映,东莞近年堵车的状况也越加严重。

      在此背景下,《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引发外界对东莞“限牌”的猜想。

      7月16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张绍培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东莞市政府暂未发文限制车辆入户,《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是指加快黄标车的淘汰进度。

      张绍培说,目前东莞的交通拥堵只是集中在某个区域、上下班高峰时段(早7:45-8:30,傍晚5:30-7:00),整个城市的拥堵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目前比较拥堵的几大路口,主要集中在地铁和截污管网施工的路段。

      张绍培认为,随着明年地铁线路的完工,局部拥堵情况将得到改善。今年交警支队车管所将搬迁至竂步镇,这大概会给市区减少每天两三千辆办事车的车流量。此外,随着交警部门对驾驶员考试的严格化,司机的驾驶水平提升,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

      他说,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来看,东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同,目前还不需要通过限制新车入户来治堵,可以通过路网设计和增加交通管制措施等来进行整治。2012年和2013年,“治堵”与改善交通出行都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交警部门综合采取设置红绿灯、安装道路中央护栏、改造路口等措施改造,全市多个拥堵路口均已整治完毕。目前仅剩下景湖春天路口和东纵石井路口两处,正在进行招标,并将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整治。

      市场反应:汽车保有量尚有空间

      2008年以来,东莞汽车消费和保有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幅比例。

      2008年东莞市汽车保有量为79.56万辆,到2011年,3年里突破100万辆,达到106.14万辆。交警部门表示,目前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0万台,每年新增加数量为20万辆。

      在消费领域,汽车类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至2011年,汽车类消费增速均超过20%,2009年更是达到53.7%。

      那么东莞机动车特别是汽车的“合理保有量”是多少呢?

      “媒体有过报道称东莞每百户人均汽车保有量在全国都是靠前的,但是这个统计中的人口指的是户籍人口,东莞大部分的居民是非莞籍人口,算常驻人口的人均保有量的话,东莞其实没有那么高。”东莞兴隆汽贸市场部经理杨俊华认为,东莞目前的道路承载能力,还能够允许机动车保有量再持续增长一段时间。

      一家德系车行的市场部经理廖燕说,自己住长安在南城上班,一直感觉东莞的道路规划得不错,在东莞目前出现的拥堵情况也不严重。尤其今年以来,以前拥堵的一些路段今年都有了好转,经常跑镇区的她就能感觉到在东莞开车堵的时候并不多,比周边一些大城市情况好多了。她也认为东莞没有“限购”、“限牌”的需求,“机动车保有量起码还可以增长几年再限,到时也不晚”。

      不过,不少经销商表示,虽然东莞的机动车上牌量是在逐年增加,但上牌的车辆里,有很大一部分外迁到其他省市去了,并非上牌后都在东莞行驶。外迁车辆的比例有些品牌甚至占到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东莞汽车类消费增速已经回落至10.0%和12.4%。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车行的感觉。

      业内猜想

      如果“限牌” 新能源车将成增长点

      “如果东莞限牌,谁受影响最大?”

      对于这个假设性问题,车行大多认为中低端品牌会受挫。

      东莞仁孚华星车行市场部经理冯少琨认为,东莞的汽车消费还是处在一个上升期,很多在东莞创业和工作了很长时间的消费者将会换购自己的第二辆第三辆车,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倾向于高端品牌的。这种刚需还存在的话,这部分消费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杨俊华也认为,豪华车在东莞还会持续增长。“如果‘限购’,最受挫的就是中低端品牌了,很多人会一步到位购买中高端车型甚至豪华车。”

      虽然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认为东莞还没有到了需要限购的地步,但对于东莞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城市公交的消息,业内都表示要“点赞”。

      东莞同鸿车行副总经理翟卫东认为,东莞这几年对于工业污染方面控制得比以前好,很多在莞居民都明显感到东莞的天似乎更蓝了,但是汽车所带来的污染随着保有量的增加却是与日俱增的。如果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和城市公交,在东莞的生活环境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值得拥护。

      不少经销商表示,汽车厂家也都纷纷在发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比如油电混合车型,比如纯电动车型,这一块市场与政府的政策显然是不谋而合的,也将是未来车市的一个增长点。

      (记者 郭文君 王慧慧 段思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虞中)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