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汽车资讯

特斯拉或被复制 汽车制造管理体系面临挑战

2014-07-31 09:08:00 作者:了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一家名为“地平线”的创业型公司在上海发布了其造车计划,欲复制特斯拉的造车模式。祝军所带领的地平线团队目前不足50人,其中有东风汽车前任总装工程师、奔驰和大众的售后技术培训专员、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硬件工程师、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伙人等。

      日前,一家名为“地平线”的创业型公司在上海发布了其造车计划,欲复制特斯拉的造车模式。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地平线目前已获得3000万元风投资金。不过,地平线并非第一个宣布造车的跨行业公司。此前,以车联网研发和应用为主业的上海博泰,也宣布将启动制造智能汽车的计划。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这一领域,未来新一代的“造车”大军或将出现。

      有观点指出,电动车“准生证”放开的预期,能为这一行业带来更多新鲜血液,并形成“鲶鱼效应”。不过,对于这些潜在的非传统汽车生产企业而言,如何在现有的汽车制造管理体系下寻找一条生存之路,是最大的考验。

      互联网思维造车

      “新能源作为新的技术正在革新汽车产业,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也给从业者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地平线公司创始人祝军对自己未来的汽车产品定位明确,即为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结合体。在他看来,目前电动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特斯拉,正是率先将这两大概念包装在一起。

      祝军所带领的地平线团队目前不足50人,其中有东风汽车前任总装工程师、奔驰和大众的售后技术培训专员、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硬件工程师、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伙人等。

      有观点认为,相较于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动辄过成百上千人的技术团队,地平线的团队阵容相对单薄。祝军对此表示,新的产业背景下,造车者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与是否有一套有效的研发制造模式。

      与传统整车企业相对封闭的造车模式形成对比的是地平线推行“开源造车”模式。“开源”这一概念最早诞生在IT领域,是 “开放源代码”的简称,意味着核心技术开放。

      祝军向记者介绍,地平线会对外公开其造车技术,“全球各个专业团队都可以参与研发,远比我们自己打造一个团队要强得多。”同时,地平线也会将此资源 回馈给社会,“所有的厂商都可以用我们的平台去做自己的车”。实际上,特斯拉也在今年6月宣布了对外开放其多达300项技术专利。不过,目前似乎尚未赢得 太多响应者。

      祝军认为,开源模式下诞生的产品将更符合消费者需求,这有利于抢占市场。目前,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相对封闭的供销体系,对于 产品的设计研发一般是来自于整车厂的顶层设计,上游供应商揣度着主机厂的意思,主机厂商设想着消费者的需求。由于系统是不开放的,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衰 减、遮蔽,因此,最终的产品并不一定最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反观在IT领域,Android系统在免费对外开放后,也已变成智能手机拥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面临汽车制造管理难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倘若电动车生产资质向非汽车生产企业正式放开,未来汽车行业的玩家或许不仅局限于传统生产厂商,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进这一领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虞中)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