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乐陵

“乐陵军团”扬名天津港 透视津门码头的“乐陵现象”

2014-07-15 18:00: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如果说当年乐陵人历尽千辛万苦闯京津,是为了寻找一条生存之路,那么今天一批批乐陵农民跨出家门,在京津塘地区创业兴业,则显示出了乐陵农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敢想敢干的豪气和创造财富的才智。
        大众网德州7月15日讯通讯员 贾鹏)如果说当年乐陵人历尽千辛万苦闯京津,是为了寻找一条生存之路,那么今天一批批乐陵农民跨出家门,在京津塘地区创业兴业,则显示出了乐陵农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敢想敢干的豪气和创造财富的才智。
      据统计,在京津塘务工经商的乐陵农民有10万多人,他们以乐陵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赖和当地人的尊敬。更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乐陵农民在京津塘抱团聚力,在一些区域和行业创出了品牌,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为此,本报记者走近这一特殊群体,记录下他们艰辛和业绩,今日起在《京津乐陵人、港城农民工》栏目中刊出,敬请读者关注。
      鳞次栉比的码头,进进出出的船只,高高耸立的吊车,来回穿梭的车辆……在繁忙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有一个群体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5000余人的“乐陵军团”
      这支劳务大军以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在天津港叫响了“乐陵劳务”品牌。7月8日,记者走进他们中间,感受到了他们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扛大包的日子真苦”
      “我们也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回头再看看,真是不敢相信自己有那么坚强的毅力!”啦起当初在天津港创业的日子,现任盛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装卸队长的苏现凯感慨万分。
      乐陵与天津同属环渤海经济圈,地缘相近、人脉相通,历史上乐陵有“一辈子没有到过天津卫,死了是个窝囊废”的说法,乐陵人抬脚就“闯天津卫”,乐陵与天津关系源远流长。乐陵人与天津港结缘就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乐陵县双庙赵公社的张色桥、邢家等几个村的群众在几个带头人的带领下,开始到天津塘沽从事修路、建筑等工作,队伍逐步扩大、稳定。1984年,乐陵的第一批550名农民劳务工正式进入天津港作业。从此,每年春节刚过,乐陵原双庙赵公社大院内都会热闹非凡,天津港在这里举办的装卸工招聘专场,招聘名额都会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在当地人眼中,能去天津港工作,是一个改善生活的机会。
      1986年4月,18岁的苏现凯有幸成为正式进入天津港务工的41名农民工之一。苏现凯说,当时人家没要我,因为只招40个人报名的却200多,我软磨硬泡感动了人家,最后才把我给加上了。苏现凯说,那时想法很单纯,为能多挣钱养家,不过穷日子,他们心甘情愿地在津门码头扛大包。
      那时,装卸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港口作业还是手搬肩扛。装卸工是体力活,铁钩、垫肩和破棉袄,是天津港装卸工那个时代离不开的“三件宝”。“扛大包的那段日子真苦,麻包小的80公斤,大的100公斤,压在身上,腰都挺不起来。时间又紧,一班8个人,要扛400吨货。下了班,浑身像散了架,饭都不想吃,只想躺下睡觉。”苏现凯说,“刚开始干的那几天,真的受不了,每天一扛就是几十包,每天下班后,走起路来双腿沉得像灌了铅似的,肩膀像被火燎着那样灼疼,很想马上回老家。但转念一想,人家好心好意把咱招了来,不能因为怕受累给乐陵人民丢脸哪,于是就咬着牙坚持。后来,渐渐地顺过劲来,而且每月有200元的收入,也就不想再走了。”
      第一批“吃螃蟹者”站稳了脚跟,一批又一批乐陵人来到天津港,投奔家乡在这里的早期打工者。如今,在天津港的乐陵劳务队伍已成长壮大到5000余人,占天津港全部外来务工人员的40%,成为天津港劳务大军中一支最大的力量。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