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徐付彪
责任编辑:赫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张梓琪 崔昕 李金鑫 德州报道
3月24日,乐陵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乐陵市人社局党组成员谭涛介绍了本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乐陵市人社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人社部门“一号工程”,着力促发展、惠民生、建和谐、保稳定,出台了一批惠企利民政策举措,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涌现出一批亮点创新点,全市人社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富美和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
就业优先,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
乐陵市人社局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新路径。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以智慧劳务平台为中枢,市级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就业服务站为触角的三级服务体系。创建智慧劳务平台,采集了全市31.6万名农村劳动力信息,实现了人岗即时匹配、精准对接,获批全省农民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试点。推广党组织领创办劳务合作社促就业模式,获省领导充分肯定。深入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2年共有5729名群众走上公益性岗位。培大培强劳务品牌,“乐陵港务工人”被人社部评为全国十大劳务品牌之一,涌现出了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张书兴、“全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赵华新等先进典型。打造高效的就业服务环境,“无证明”就业模式获批全省首批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并入选德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大惠民应用场景”。2022年,乐陵市城镇新增就业541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213人,累计争取并发放上级就业专项资金2700万余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41万元,均位列德州各县市区前列,乐陵就业工作被评为全省就业优质服务“样板间”。
精准扩面,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开展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2022年,全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计划全面完成,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扩面5713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2万人;实施社保“延、缓、返、扩、补”组合政策,通过“免申即享、无感认证”模式,为近千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留工补贴共计1877万元;为企业减轻负担1080万元,申请缓缴社保费208万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领取全部实行“静默认证”模式,群众按时足额领取社保待遇。
人才引育,增强事业发展“源动力”
2022年,共组织“人才直通车”、“百企校园行”、青年人才专场招聘、招聘夜市等招聘活动39场,创新“招聘夜市”“直播带岗”招聘模式。全年共引进青年人才3376人,其中组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10批次,引进大学生941人。截至目前,共归集人才信息5083条,通过“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方式,累计发放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2658万元,
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金卡”217张,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安居等8大类服务,让来乐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已为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德州市“金蓝领”培训基地、为19家企业成功申报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资质,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高级工11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50人,新增山东省技术能手1人,德州市首席技师2人,德州市技术能手24人。
和谐为要,当好劳动者权益“守护者”
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2022年,共开展劳动保障专项检查6次,受理违法案件500余件,现已全部结案,并实现新增案件动态清零。依托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平台,实现了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率、银行代发率、实名制管理率三个指标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45起,结案率100%。开展“和谐同行”企业培育专项活动,4家企业获评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切实帮助劳动者解决了实际问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2023年,乐陵市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推进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充分挖掘岗位需求和困难群众就业需求,全年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870个,确保岗位应设尽设,政策应享尽享,最大限度帮助困难人员就业。
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年底前,在城区、中心镇和特色镇各建设一处公益性零工市场,提供用工对接、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困难援助、权益维护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满足群众求职就业需求。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乐陵市企业赴重点地区高校参加名校人才直通车、百企校园行等招聘活动,做好2023年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大学生招聘工作。开展多元化招才引智活动。做好活动聚才、以才引才文章,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就业服务月”“政策宣讲进校园”“学子家乡行”“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组织青年联谊、座谈交流、实习实践等活动,为乐陵市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
狠抓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将2023年定为护薪攻坚年、工作翻身年,以降低欠薪线索增量增幅、提升欠薪线索办结率为目标,全力抓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初审编辑:徐付彪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