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宁津:生产性保护做大非遗产业

2021-03-11 14:21:31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晓琳 张兆坤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张兆坤 宁津报道

  “坚持醋品古法酿造,是我们企业‘生产性保护’的底线,一旦冲破这条‘底线’,王家园子醋就失去了它的传统价值和文化魅力。”3月10日,在德州市宁津县长官镇王家园子清真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王家园子醋第二十代传承人王磊正在晒场查看醋胚的晒制情况。

  王家园子醋是山东老字号产品,王家园子醋传统酿造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清真食品酿造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被山东省文化厅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枣米香醋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用乐陵金丝小枣和小米相结合的酿醋技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王磊说,“从最初的原料精选到后续的原料破碎、浸泡、曲种发酵、晒胚、淋醋等环节都严格坚持手工制法,没有任何勾兑;醋胚都是晾晒一年时间,让醋胚充分吸收阳光,更好地达到二次醋化的过程。”

  “以生产性保护,让王家园子醋赢得市场,赢得顾客,才能把非遗产业做大做强。”王磊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磊一直致力于推进“醋品+旅游”、“醋品+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升王家园子醋品牌的文化张力。他利用直播平台带货,带大家了解古法酿醋过程,推动醋品的生产和销售,最多的时候一天线上销售额达4万元。王磊和父亲王书东还曾向省市县各级博物馆、非遗展馆捐赠祖传酿醋醋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醋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宁津县文化和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分管非遗工作的负责人张秀峰说,“宁津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具有市场需求与开发潜力的传统技艺、食药等项目,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

  张立成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木雕的第五代传承人,创办了垚源木雕有限公司,曾因手工雕刻产品单一、同行高仿等问题陷入发展困境,他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设计雕刻十二生肖系列宝宝凳、宝宝餐桌、首饰盒、礼品盒等文创产品,摆脱了困境,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只有赢得市场、赢得顾客,才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张立成说,设计的产品申请外观专利后,除通过各地展会、风景区等发展线下市场外,还和淘宝店铺合作,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40000个宝宝凳,销售额达28万。

  “我们的剪纸工作室最近在和各大高校联系,推出高校校庆剪纸系列‘伴手礼’。”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花剪纸第五代传承人张蒙蒙说。张蒙蒙发展乡村手工产业,积极推动山花剪纸对接市场,提高山花剪纸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他免费培训周边残疾人300人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家庭收入。

  宁津县共有14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宁津县正通过积极帮助非遗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寻找市场、搭建平台、做优产品,努力破解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方面面临着的缺乏盈利模式、融资难等问题,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做大做强。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