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 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完善“容缺”机制 提升审批效率

2024-06-20 20:13:02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常鑫凯

  海报新闻记者 常鑫凯 德州报道

  6月19日,宁津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八场“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周清强就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完善“容缺”机制,提升审批效率。

  安全培训合格证是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必要条件,但合格证的考取需要经过报名、培训、考试等严格程序,有时因为考试班次较少,导致部分企业法人无法及时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建立“容缺”受理机制,以山东省应急厅公布考试成绩代替培训合格证书,及时为企业办理下一步审批手续,确保了企业正常换证不受影响。

  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工作时限。

  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首次取证或延期换证类申请,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将办理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变更类申请将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对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首次取证或延期换证类申请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

  科学确定重点检查企业。

  科学制定执法计划,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有限空间、涉爆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企业纳入年度执法计划,确定为重点检查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检查,其他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

  聚焦执法检查重点事项。

  依据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分行业领域建立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围绕重点事项开展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确保企业安全风险突出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环节、要害岗位、重点设施检查到位。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施精准执法,防止一般化、简单化、“大呼隆”等粗放式检查扰乱企业生产经营,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执法检查实效优化营商环境。

  严格规范执法程序。

  严格规范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在对重点检查企业的检查中实行“执法告知、现场检查、交流反馈”“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全过程在场”和“执法+专家”的执法工作模式,提前做好现场检查方案,检查前进行执法告知;做好事前指导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执法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检查中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全过程在场,客观规范记录检查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开展调查、收集证据;检查后进行交流反馈,开展“说理式”执法。按照《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要求,在行政执法处罚过程中,严格执行该基准制度,在自由裁量范围内视企业违法事实与整改积极性对处罚金额按较低标准进行处罚。

  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开展法律知识“五进”活动,推进法治文化传播,加强利用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做法治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意识,为宁津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宁津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优化审批程序,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以案释法等,在拓展服务内容上发力,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为宁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亚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