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铺设进度全县第一 平原县三唐乡“气代煤”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2019-12-19 15:25: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宋春晓 荆艳

每家每户都安装着一个智能燃气表

  大众网·海报新闻平原12月19日讯记者 宋春晓 通讯员 荆艳)12月18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平原县三唐乡郑家庙村,一眼望去,黄色的天然气管道整齐有序地架设在村中,每户居民大门前都安装着一个智能燃气表,谁家用了多少天然气一目了然。据郑家庙村村主任郑兆军介绍,天然气管道通过进村阀门接入村内,通过调压箱控制对用户供气,再通过用户外墙设置的阀门接入室内壁挂炉。自“气代煤”改造工程推行以来,郑家庙村全村已实现采用天然气壁挂炉替代常规燃煤锅炉供暖。

  12月份的平原,天寒地冻,记者来到了村民郑于深的家中,一进门一股暖气便扑面而来,房间里摆满了郑于深心爱的花花草草,一片生机盎然,他指着厨房的壁挂炉高兴地说:“有了天然气,你看我们家厨房干净多了!水也热了,做饭刷碗不冻手,我的这些花儿长得多好!”

  壁挂炉设定的温度是53度,用手触摸一下暖气片,还挺烫手。以前郑于深家冬天靠烧煤取暖,不仅花销大、不卫生,还要半夜起来添煤,远远没有现在暖气片的效果好。“最高能设到80度,过年孩子们回来洗澡都不怕,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啊!”郑于深的老伴感叹,如今真是过上了好日子。

  “以前取暖需要烧煤,现在用天然气,比以前干净了,也方便了。”郑家庙村村民郑世波指着自家壁挂炉高兴地说。通过打开天然气阀门,让屋子迅速暖和起来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室内房间的温度,做到室内供暖全覆盖、可操控。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有效减少了燃煤烟尘排放对空气的污染,也让冬日里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随温暖一起成为常态。而这一切得益于“气代煤”改造工程的大力推广。

壁挂炉

  今年以来,三唐乡气代煤改造工作立足“早”字,实行从管网铺设到入户调试、验收发卡等一条龙精心服务,目前全乡13个村993户居民家中已顺利使用上天然气,而管网铺设进度在全县排名第一。

  郑家庙村村支部书记郑曰立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我们家靠烧煤气做饭,一罐气大约100元,四口之家一个月就差不多用完了。另外还要买煤取暖,而现在用200元的天然气单做饭用,一整年也不容易用完。”他们家现在安装了3组暖气片,温度设定在60度,烧热水供暖20多天了,一直没停,平均下来一天用了7方气,其中还包括做饭和洗刷、洗澡等用热水。一方天然气2.26元,按照一个供暖期4个月的话,总共还花不到2000元。

  “连续三年每年有1000元取暖补贴。”郑曰立说,相当于自己花不到1000元,用4个月的暖气,而烧煤的话大概得3000元,不卫生且花销大。

  三唐乡城建办主任张璐介绍,今年以来,三唐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代煤改造工作,成立气代煤推进工作专班,多次召开施工推进会议,督促协调气代煤改造进度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让900余户家庭尽快用上天然气,工作人员在前期工作推进中做了大量工作,突出了“早谋划”、“早准备”,同时严把质量关,严格监督工程施工,从管网铺设到天然气入户都有专人负责,每家还安装了一台壁挂炉,这些都不用交任何费用,对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国家给发了个“大福利”。

  气代煤改造工作小组坚持逐户验收发卡,直到居民家中全部调试成功,炉灶正常打火、热水随时供应。目前,993户居民家中已顺利使用上天然气,老百姓可以温暖舒适、干净环保地过冬。

初审编辑:蒋丽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