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变“事后算账”为全过程监管

2020-08-06 18:27:34 来源:大众网 作者:郭颖如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郭颖如 通讯员 曹伟 平原报道

  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政府过紧日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平原县以实践作出解答——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精打细算提前理清支出账,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花钱先问效、无效不列支,确保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分别印发红头文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

  2020年4月,平原县委率先在全市出台《关于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县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工作作出部署安排。5月,平原县人民政府印发《平原县县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落细。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在当前政府过‘紧日子’的情况下,使用财政资金必须要建立绩效观念,相应的制度规范不可或缺。”平原县财政局局长姜卫东一语中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也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财政资金有限,如何用在“刀刃”上?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关键。

  全方位,是指对政府预算、部门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是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全覆盖,是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资金,不留死角。

  “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事前绩效评估是第一环节,相当于是把关口前移了,把原来的只‘事后算账’变为了全过程监管。”平原县财政局预算绩效股股长杨艳说,自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来,财政资金“节流”明显,不必要的资金列支大幅缩减。

  “今年年初,某预算单位为迎接省级验收,申请设备购置资金489万元,接到申请报告后,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经反复测算和沟通协商,在确保安全、环保,且能够满足正常办公的条件下,最后审定项目预算234.8万元,预算减少了一半多。”平原县财政局科教文股股长史雯雯介绍。

  事前绩效评估,即通过评估项目有没有必要做、方案合不合理、预算实不实、能不能实现预期效果,以此决定是否安排预算资金。“比如申请财政资金修一条路,在编制预算时,就要说明它多宽、多长,用什么材料,修好以后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杨艳在介绍时,翻开了一张《项目绩效自评表》,表上填报事项不仅包括项目财政拨款到位数、实际支出数等,还包含细化的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比如质量、数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前,预算管理相对粗放,经常造成绩效与预算‘两张皮’,绩效目标编制不够清晰,分析方法也不够科学,绩效无法真正为预算服务。”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前后的对比,平原县财政局党组成员刘吉杰感受颇深:“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后,资金减幅明显,所以我们对2020年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

  自2020年开始,平原县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预算申报前置条件,要求对所有申报的政策和项目,全面进行事前绩效评估。即衡量每项政策、每个项目是否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是否该立、要达到什么效果,将谋划不细、“无绩无效”的部分项目挡在项目库外,提高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花每一分钱都要掂量该不该花、能不能少花!”刘吉杰说,“受宏观经济、减税降费、去产能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平原县财政增收的压力增大,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收支长期处于‘紧平衡’局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有力解决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加快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平原县坚持以推进预算绩效改革为抓手,促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2019年,平原对全县6个重点项目开展了事后绩效评价,提出整改问题建议13条,并及时向项目主管单位反馈,提高了项目管理质量。2020年,平原县共对13个项目开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节约财政资金近1400万元。目前,平原县已将除县直部门工资经费外的其余项目支出,全部列入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对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目标不合理的项目坚决不安排支出。

  “当前,平原县项目及政策预算绩效管理程度已达60%。预计在2020年底,县内所有项目及政策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全覆盖。”平原县财政局局长姜卫东说,下一步,将持续做好绩效结果应用与预算量化挂钩,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作用,让更多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用于民生福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