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省级党建品牌 德州平原“一星四化”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2021-07-02 21:09:18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春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实习生 能子菲 通讯员 曹伟 德州报道

  时值仲夏,满眼碧绿,德州市平原县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干起活来比学赶超,人人都有责任感,党员就在身边,生活幸福有安全感……”在德州市平原县,漫步乡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村民对“一星四化”乡村治理模式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近年来,德州市平原县结合当地实际,对乡村治理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构建了“一星四化”乡村治理模式,强农之路越走越宽。“一星四化”,就是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星级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实现村民自治民主化、“五整治一规范”促进乡村治理法制化、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一星四化”是平原县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德治、自治、法治的有效结合。

  星级化:点亮数颗“星” 照亮村村发展路

  2019年6月29日,平原县9名村支书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双整建制”工作成效突出被奖励为功勋党支部书记,其中已获评八星级的4名功勋党支部书记,获评全县首批金星级村支书。现年52岁的桃园街道西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贾文海便获此殊荣。自1997年接任至今,他已担任村支书24年。

  贾文海所在的西贾庄村,处在平原县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桃园示范区”的核心地带。2017年,在贾文海的带领下,全村121个农户的1472亩田地全部“入社”。

  “土地是农民的根,当时号召入社时大家都很支持,这份信任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大家致富。”贾文海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他带领村党支部将土地打包,与平原县鲁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农田由原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变成了高标准的“科技方”,作物由原来的普通小麦玉米变成了中粮集团、鲁粮集团订单的优质粮。相比原来,糯玉米一斤能多卖4毛钱,而优质麦能多卖6毛钱。

  不仅粮食效益高了,西贾庄村村民们也有了双份收益:村民不用下地一亩田就能“坐收”1000元,还可以腾出时间打零工增加收入。乡亲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老贾真行,带着大家过好日子咧!”

贾文海在田里劳作

  只有让各村的“启明星”更亮,村子才能发展得更好。2001年,平原县在全市率先探索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星级动态管理: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各乡镇党委,组织村民对现任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考核,对称职合格者按工作年限授星,每三年授予一颗星,八星级封顶。

  2021年6月30日,平原县委为进一步激励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积极性,召开全县大会,为194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晋星。其中,44名党支部书记因在上年度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星级奖励。

  坚持星级化管理21年不动摇,平原县坚持以星定酬、以星定奖、以星定惩,分类抓实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的星级化管理,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提档升级。星级化动态管理,真正评“高”了先进的,评“醒”了一般的,评“急”了落后的,让党员守好自己的责任区、创出自己的先锋岗。

  规模化:致富路上不停步 合作社里共致富

  6月15日,繁忙的麦收结束,在雨水的催促下,一颗颗玉米苗破土而出。平原县王凤楼镇柴庙村党支部书记赵仲利蹲在田里欣喜地看着一排排嫩绿的玉米苗,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他盼望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更盼望着柴庙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能“节节高”。

  2020年,柴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体收益不错,预计有30多万盈余,可这却成了村党支部书记赵仲利幸福的烦恼:“这30多万盈余是大伙儿分了好?还是继续用于合作社发展呢?”

  在一次全县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训后,培训老师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给出了建议:“这30万可以少部分用来分红,让大家更有获得感。剩下的用于发展,一定要把前景和大家说清楚。”带着专家的建议,赵仲利赶紧征求合作社成员意见。

  “我赞成赵书记意见,我们是一个集体,长远来看,书记是想让我们合作社能有长期稳定的收入,钱投到合作社上没什么不好,不能一锤子买卖。”在征询过程中,村民赵传河说到了点子上,村民一致同意。

  从以前的人心涣散,到如今的团结一心,几年时间里,这个只有199口人的小村庄发生了质的变化。柴庙村有600多亩耕地,之前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为零。为了破解村庄发展困局,2017年,王凤楼镇提出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赵仲利与村“两委”商量后,广泛积极动员群众,最终全村土地都入了社。“经过一个夏天与村民的反复沟通,我们达成了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共识。”赵仲利说。

  合作社成立,柴庙村的土地全部统一管理,并将土地分级,利用优质土地资源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我们和全国育种企业登海道吉合作,引进了一个科研项目,在不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收入的基础上,每亩地给我们800元的试验费,只这一项就增收8万元。”赵仲利介绍。

  经过三年的发展,柴庙村土地分红从每亩980元提高到1100元,村集体收入更是节节攀升,利用盈余资金,合作社投资发展了肉牛养殖产业,并整合扶持资金建起了1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

  “我回来之后觉得越来越有奔头,土地不用管,到时候拿分红就行。我还包了大棚,平时也能在附近打工,一年算下来比出去打工挣得多!”柴庙村村民赵传忠说。

  以柴庙村为缩影,平原县早早意识到,通过土地经营规模化就能实现高度机械化、推广标准化、提升品质化,迈向农业现代化。目前,全县累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68个,流转土地21.7万亩,为对接农业龙头企业、高端智力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希望集团、首农集团、中农大、山农大等一批知名农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进驻平原发展。

  民主化:“阳光村务”接地气 打通干群“隔心墙”

  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农村治理状况的好坏,“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搭建起村干部和群众间稳固的桥梁,激发了村庄活力。

  “我要说的是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充电的问题,有好多三轮车在外面充电,从楼上往下拉线充电很危险,也不美观,怎么办?”

  “小区多次研究过,我们也商量过这件事情,目前正在协调充电桩的问题,请大家放心,一定给大家解决好这个问题。”

  以上的对话发生在龙门街道办事处军仓社区张家仓村的“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上。有问题不回避,张家仓村党支部书记张兆军在报告会上就村里的大事小情向群众通报,村民们也直言不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张兆军一一记录回应。

  “通过‘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使我们张家仓村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了,群众明白了,干部清白了。既畅通了渠道,也增进了干群关系,农村发展环境更和谐稳定了。”龙门街道办事处张家仓村党支部书记张兆军说。

  2017年以来,平原县开始在全县所有村庄推行“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将村里的大事小情全部进行公开。报告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支部书记现场报告,群众有意见现场提、有困难当场说,将原来“一贴了之”的单向公开,变为“干群面对面”的双向互动交流。同时,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地按照“村庄自行解决”“乡镇协调解决”“县级处理解决”三种类型,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实效。

  截至目前,平原县共举办阳光报告会8700余场次,99%的村民对给予的答复表示满意,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机制正在加速形成。

  法制化:“五整治一规范”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乱象除则民心安,整治胜则格局稳。土地常年分配不均、集体经济长期负债、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不把这些长期束缚手脚的“硬疙瘩”一个个彻底解开,乡村治理只是纸上谈兵。

  平原县王凤楼镇店后徐村以前是个有名的软弱涣散村,村支部书记高庆彬回忆自己当选村支书时的窘况:“村里连个办公场所也没有,集体经济更是空壳,天天发愁……”

  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2019年,平原县在全县农村创新开展了以“五整治一规范”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治理。“五整治一规范”,即整治农村宅基地违规使用问题、整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问题、整治农村土地承包不规范问题、整治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整治农村黑、恶、痞、霸等违法行为,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高庆彬下定决心,乘着“五整治一规范”东风,势必一改村子乱象。他召开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会议,不绕弯不偏袒就群众提出的各类意见展开集体商议。会后不久,全村土地重新调整,通过对边角地、场院地、开荒地重新收归村集体,补齐了缺地少地农户,解决了群众缺地的“病根”,将店后徐村引上了一条阳光路。

  深入开展“五整治一规范”工作,平原县的“高庆彬们”从最难处发力,向最深处攻坚,坚决把遗留问题“挖”出来、把矛盾纠纷“找”出来、把不良风气“正”过来,全面彻底解决了一批历史“顽疾”,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征收土地承包费、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等各类款项1400多万元,拆除私搭乱建3500多处,理顺承包合同5000多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认同化:健全村规民约 “约”出乡村文明新风

  风景如画,文明如歌。6月17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平原县前曹镇西马庄村,领略了全国文明村的风采。

  西马庄村,人口432人,耕地1100亩,两委班子能力强、有战斗力,村风淳朴。漫步在村庄主干道,记者发现每家每户大门口都镶嵌着一块“家规家风”红陶门牌,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彬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开展的“立家规、树家风”活动。由干部入户,收集各个家庭形成的家风家规,邀请书法家现场书写,为家家户户制作“家规家风”牌,并悬挂在家门口以自省,在全村形成了良好家风传承氛围。

  除此以外,全村还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制作宣传图版,村庄评选出来的模范全部上榜,争学争做“身边好人”。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规范标准,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

  相较于有形的传家宝,家风、家训等更能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相比于红白事的大操大办,节俭文明更能彰显素质和文明……近年来,平原县把移风易俗、乡村文明等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用制度化的形式教育引导群众、鼓舞激励群众,持续深化“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平原好人之星”等评选活动,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正了村风、转变了民风。

  前景可待,未来可期。通过“一星四化”,平原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样板。2019年7月25日,平原县作为全省2个先进县之一,在全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作了典型发言,也被列入全国100个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成为乡村治理的“排头兵”。近日,省委组织部公布全省党建工作品牌,发源于平原的“星级化管理”,入选全省十大党建工作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实践,将‘一星四化’打造成为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发展有效载体,在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继续探索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平原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张亚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