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齐河】第四期:“红心一号”吸泥船

2019-09-24 17:18: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孙德奎

  编者按:齐河,一座比较独特的古老县城,它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它也被誉为九曲黄河上的一颗明珠,“一美两制造”等诸多现代气息的标签,让这座古老的小城以全新的姿态行走在新时代。

  为深入挖掘齐河历史文化,留住历史记忆,重新唤醒齐河历史上美好和传奇故事,从本期开始,大众网联合齐河县委党校共同推出“人文齐河”栏目,从红色记忆、历史纪实、坊间传说、传统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在齐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一切,以飨读者。

  【人文齐河】第四期:“红心一号”吸泥船

“红心一号”吸泥船

  □ 孙德奎

  这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从照片中透出了很浓的时代特色。黄河上一艘简易的“乌篷船”,船舷上打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字样,船艄上旗帜迎风飘扬,如果仔细看,在船头的位置还隐约可以看到“红心”的字样。一排人并肩站在船中央,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照片的最顶端有“齐河黄河段造船组全体同志留影  七○年十月”的字样。这群人就是黄河流域第一艘吸泥船的制造者,而制造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1956年,在利用黄河虹吸引水浇田过程中,为了减少泥沙进田,齐河县便利用背河的盐碱洼地、潭坑作为沉沙地,经长期引水沉沙,洼地淤高,潭坑淤平。由此齐河黄河工作者得到启示,从而发展引黄沉沙,加固堤防。但是利用虹吸管道引水淤背,受到大河水位和背河地面高程的限制,当背河淤淀到一定高度时便不能再行放淤,因此,齐河修防段从1965年开始,在引黄渠首兴建扬水站提高引水扬程,扩大沉沙面积,抬高放淤高度,在放淤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益。自流放淤造价低廉,但存在含沙量低、放淤速度慢、受水位和地形的影响比较大、在平工段不能应用等弊病。

  为了解决这个制约放淤固堤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提高放淤效率,1970年2月,齐河黄河修防段成立了造船组,试制简易吸泥船,着手发展机淤固堤。因为社会生产条件简陋,工具、设备、技术、料物要啥没啥,社会上的机械厂也无力承揽船型设计、设备加工等任务。没有外界帮助就自己干,没有新工具就土法上马。他们提出了“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一不等二不靠自己动手造”的口号,用几把大锤、一部电焊机和两个氧气瓶做工具,以南坦险工坝顶做厂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船事业。

  为了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选派了业务素质比较高的职工到洛口航运局学习造船技术,挑选吃苦耐劳的职工学习电焊技术,从社会上招聘有焊接技术的临时工组成焊接小组。为设计船型,他们群策群力、因陋就简,有的用纸糊,有的用铁皮卷,有的用水萝卜挖,于是挑灯夜战挖萝卜、吃饭时手中还拿着老虎钳子卷铁皮成为当时一道独有的风景。经过反复试验和反复论证,最后,船型终于设计出来了。没有船体,他们就在南坦险工坝头上垫起方木当船台;没有压平机,他们就用大锤和压堤用的砼碾将钢板一点点砸平、压展;没有圆钢加工设备,他们就平地挖炉,烧了砸,砸了烧,反复上百次才将直径80毫米的圆钢加工成形;组装时没有起重设备,他们就肩扛人抬。就像重走了一次万里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1970年7月造出了黄河上第一只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9月在南坦险工下水试验,运转成功,取名为“红心一号”,照片中那艘“乌篷船”正是这艘吸泥船。

  齐河黄河人就这样利用极其简陋的设备,与天斗、与地斗、与穷山恶水斗,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为淤固堤防事业开辟出一条新路。

  1972年10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了这一新生事物。1974年春,在中科院主办的刊物《科学试验》上刊登了齐河修防段利用简易吸泥船抽沙淤背加固堤防的文章。1974年6月,黄委会在齐河修防段召开黄河下游放淤固堤现场会议,指出制造吸泥船淤背固堤是黄河下游近期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利用吸泥船放淤固堤在黄河下游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1977年7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看到吸泥船情况介绍后,欣然批示:“很好,继续总结提高。”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山东省科学大会上,齐河修防段简易吸泥船获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在《探索规律二十年》一文中对吸泥船淤背固堤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际围堵、国内贫困的情况下,中国人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举世震惊。根据齐河人在那种艰苦环境下,能造出“红心一号”吸泥船,人们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最艰苦的环境中能取得尖端科技的突破。

  历史启发未来,岁月砺炼人生。泛了黄的照片,并不意味着感情的褪色、回忆的丧失,更抹不去人生的记忆,相反会历久弥新。这张泛黄的照片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初审编辑:撒伟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