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早期著名共产党员—孟若玄

2019-11-06 10:25:00 来源: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 作者:孙德奎

  编者按: 齐河,一座比较独特的古老县城,它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它也被誉为九曲黄河上的一颗明珠,“一美两制造”等诸多现代气息的标签,让这座古老的小城以全新的姿态行走在新时代。

    为深入挖掘齐河历史文化,留住历史记忆,重新唤醒齐河历史上美好和传奇故事,大众网联合齐河县委党校共同推出“人文齐河”栏目,从红色记忆、历史纪实、坊间传说、传统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在齐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一切,以飨读者。

  【人文齐河】第九期:

  齐河县早期著名共产党员—孟若玄

  

  孟若玄(1909—1942)原名孟继朋,赵官镇北街人,齐河县早期著名共产党员。

  □ 孙德奎

  孟若玄(1909—1942)原名孟继朋,赵官镇北街人,为世代富家。1927年考入曲阜第二师范。1931年8月,由程金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3月,任曲师“特支”负责人。5月20日晚,国民党侦谍队和曲阜县大队突然包围二师逮捕共产党员,孟若玄与同学程照轩越墙逃出,回家躲避。孟若玄回家后,剃成光头,穿了一件对襟粗布上衣,纯粹农民打扮。他们的狼狈相,让15岁的妹妹孟素珍嗤嗤发笑,十分不解。孟若玄与程照轩住在家对面的园子里,天天不出门。等到形势不再紧张了,曲阜地下党组织就邮来信件、油印册子、书报纸卷,妹妹孟素珍常常在门口帮助负责传递邮件。此后,孟若玄到上海同济大学找其三哥孟继言,孟继言让孟若玄考同济大学。孟若玄不同意,天天外出寻找党的组织。最终成功找到了党组织,便以读书为名,继续从事党的活动。12月,共产党员柴保忠、鹿省三邀其到福建龙岩,打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搞地下兵运,由于不得信任,不好开展工作,于1933年六七月间回上海,继续从事党的工作,不幸被捕。后由当时任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部督学的侄子孟民言保释,送回老家赵官镇。

  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官镇吴庄的“民先”队员吴力践奉中共山东省委指示,返回赵官组织抗日武装,孟若玄得知吴力践的意图后,用“民先兄”的称呼向中共山东省委写了一个请求指示的秘密报告,托吴力践捎转省委。12月下旬,省委指示鲁西北“特委”派巡视员王晋亭到赵官镇组建“河北特别支部”,任命孟若玄为支部书记,这是抗战爆发后在齐河南部(当时为长清县河西地区)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他利用家庭的社会影响,在上层人物中开展统战工作,并独自承担了支部的活动经费。孟若玄大力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基层支部和区分委会,党组织很快遍布齐河南部地区。孟若玄为齐河县南部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为河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8年,伪长清县长率领人马,去各村收粮收税,孟若玄便组织本村青年以及有枪支的各户,团结起来抗粮抗税。一次,因收粮与日伪保安队发生枪战,打退了保安队,在路上遇到了红枪会,红枪会在反动分子的煽动下,袭击孟若玄带领的区小队。孟若玄派人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共同打日军汉奸。”不料红枪会分子凶恶蛮横,蜂拥而上持枪伤人,区小队自卫反击,打败了红枪会。1938年秋,伪县长再次率马队到赵官收粮,孟若玄得到消息后,组织武装在路上埋伏袭击,战斗打响,伪军慌忙撤退,孟若玄一枪打死了伪县长骑乘的大洋马,从此孟若玄成了日军汉奸的搜捕对象。没几天,日军乘八辆卡车,团团围住赵官镇,各路口都有士兵持枪站岗,不准人员进出。日军威逼村长说:“交出孟若玄!不交出他,抄家搜查。”村长为掩护孟若玄顺利脱身,把村里所有枪支全部交给日军,然后报告日军:“孟若玄自打死大洋马以后再也没有回家,不知去向。”日军不信,开始查抄孟若玄的家,用刺刀挑烂箱子柜子,坛坛罐罐全部打碎,书籍刊物焚烧撕毁。因为孟若玄脱身前已将重要宣传资料文件全部转移,日军花了一整天也没找到孟若玄,并且什么重要资料也没有搜到,便将家里面的细软衣料、贵重物品抢劫一空,才算完事。

  因为日伪势力对孟若玄盯得很紧,河北特别支部无法再继续开展工作,于是省委决定河北特别支部撤销,河西地区党组织归长清县委领导,孟若玄调任山东省委战时工作委员会总务科副科长,为了安全起见,全家同时搬到济南。此后,孟若玄便再也没回赵官镇。临行前,他将家里秘密隐藏的枪支武器全部交给长清(河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对其胞妹孟素珍嘱咐:“目前国难当头,我尽忠就不能尽孝了! ”表现出了抗日救国、奋战终生的决心。

  “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1942年,孟若玄在去滨海赣榆出差途中,因擦枪走火不幸殉职。

初审编辑:撒伟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