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依托黄河区位优势打出组合拳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10-09 12:19:24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海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海南 齐河报道

  滚滚黄河水,自古风光无限,今朝黄河之美,美在生态,更美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齐河县以黄河区位优势为依托,积极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整合原有生态的基础上,打出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粮食高产创建系列组合拳,目前这几大产业已经成为撬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杠杆工程。通过借力一条河、一片冲击平原,齐河县在几大重要产业上借力发力,最终形成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文化旅游之拳——文旅融合谱就发展崭新篇章

  走进齐河县博物馆群,一幢幢仿古建筑蔚为壮观,登上城楼极目远眺,整个博物馆群建筑的概览尽收眼底。今年齐河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推进文旅活县,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晏婴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资源,持续提升齐河旅游热度。

  “文化+旅游”并非“1+1=2”的简单融合,而是要实现“1+1>2”的裂变效应,在“融”中实现发展要素的优势互补,在保护原有生态基础上,提档升级旅游消费已经成为齐河县发展文旅产业的新思路。

  齐河博物馆群便是沿黄而建,在建设开发时注重保护当地生态景观,以“黄河”为媒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建设包括黄河文化博物馆、沉香木展览馆、地矿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馆等20个博物馆,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有1.7亿年历史的树化玉、精美的沉香木雕、巨大的黄河象化石等各式各样的展品。

  在齐河博物馆群的城墙上,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锋对记者说:“齐河博物馆区项目是应势而生,是借民族文化大繁荣,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大趋势而修建。”据悉,齐河博物馆群项目完全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工艺,是把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美术等集大成的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接待游客500万到800万人次,可以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擦亮了齐河旅游的新名片。

  除了齐河博物馆群,还能体现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当地发展思路的是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小镇以诠释活化中华美食文化为主题,从美食体验、风情建筑、美食活动等方面入手;以中华美食街、美食专题博物馆、精品民宿及相关旅游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景区内设有齐民宴、水浒宴、泰山宴、运河宴、中国岳等主要景点,小镇集文化与旅游于一身,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

  小镇负责任人告诉记者,中国驿不仅集合了齐鲁文化、中原文化、非遗文化与餐饮文化的原创性饮食文化景点,更将成为立足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体验山东省文化旅游新坐标、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第一窗口。

  同时小镇是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与齐河县政府共同打造的省级重点项目,是落实省委提出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目前已被评为德州市重点工程、省级重点服务产业项目。

  “我们对产业精挑细选、精准定位,标准比较高,不是随便什么项目就可以落地。”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滕志刚介绍说,在黄河国际生态城的文化旅游板块,已落户总投资400多亿元的14个精品旅游项目,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故事以及当地文化,齐河县将文旅融合做细做强,文旅产业正在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齐河县的发展脚步也由传统的农业、加工业逐步走向精细的服务业,发展进入崭新篇章。

  粮食高创之拳——机械化服务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在齐河县焦庙镇齐力新粮食合作社里,几十辆“科拉斯”系列的农用机正蓄势待发,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季大丰收,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刚手机上几百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收割机正绘出一幅丰收的画卷,齐力新粮食合作社通过机械化生产运作,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及农业的绿色大发展。

  过去在齐河县的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当地农民提着打药桶手动打药,这样的植保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土地资源。李朝刚说:“过去农民打药时,一直秉承着传统的打药方法,他们会按照多少瓶来计算打药量,与现在按照多少毫升来计算区别很大,以前的那种打药方法很难保证‘药到病除’,同时很容易使土壤板结化。”

  传统的植保操作渐渐落伍,更加标准科学化的农业生产已是大势所趋,齐力新粮食合作社应运而生。“齐力新”是一家具有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创新型农业服务公司,拥有全程化服务标准682项,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创建了“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测土施肥、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烘干收储”的“6S”标准化服务模式,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小农户提供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服务。

  “齐力新”不仅仅服务于种粮大户、政府部门的一些生产项目,它还服务于牧区,在收获完小麦、玉米以后,“齐力新”的农机可以开进牧区,为这些地方进行打药耕种,从而实现了全年无休。“从农历的正月十五到腊月二十五,我们‘齐力新’的机器都在作业,最远可以去新疆进行耕种,虽然来回路费很贵,但是半个月的辛苦可以让当地的丰收进程大大加快。”李朝刚笑着说。

  “齐力新”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及托管,降低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张立宏说:“通过利用合作社的专业机器进行规模化生产运营,能提高效率,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几亩地可以做到短时间内‘颗粒归仓’,剩余劳动力便可以外出打工,以此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除了降低生产成本,“齐力新”还可以降低农药及肥料的使用,以此实现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李朝刚说:“老百姓自己打药,因为时间不一样,施肥量和施药量掌握不准,而通过建立‘齐力新’这样的合作社深化服务组织以及利用无人机撒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合作社通过对农药进行特殊处理,减少二次污染,化肥通过测土配方,减少使用量,使用量降低了,不仅成本降低了,土壤污染的问题也解决了。

  近年来,齐河县积极探索平原地区粮食生产大县实现绿色发展的典型模式、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提高的有效路径,形成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绿色发展为驱动、循环模式为重点、品牌强农为抓手、政策扶持为引导的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齐力新”正是探索路上成功的代表。

  医养健康之拳——高新技术形成发展集聚效应

  近年来,齐河县发挥生态优势,把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两大产业作为撬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杠杆工程,全力打造绿色产业、新兴产业聚集区。其中医养健康产业,以齐鲁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落户保利医养健康小镇、百多安医疗器械、前沿生物、卡森干细胞等项目29个,形成了发展的集聚效应。

  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多安”)的展厅里,心脏无线起搏器最为瞩目,而受瞩目的原因不外乎它身上所含的高新科技。近几年,“百多安”瞄准心脏起搏器更新换代的机会,选择了“无线起搏器”技术,解决了现在的起搏器创伤比较大、体积比较大、并发症比较多的问题。“我们的‘无线起搏器’通过介入的方法直接放到心房里面,采用专用14nm芯片,实现了心脏起搏器的小型化,低耗电,目前,该产品在程控技术、电池技术方面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甚至超过部分国外标准。”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自豪地说。

  集聚多学科,多技术的无线心脏起搏器目前正处于研发调试阶段,但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正在凸显,除了无线心脏起搏器“百多安”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包括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微创引流导管、引流系统、防护面罩、隔离衣等50余个品种,覆盖医用防护、外科、神经科、心血管、肿瘤介入等领域,目前,已经进入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3000多家医院,出口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张海军介绍,“百多安”在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净利润3129万元,实现纳税3175万元以上,入选了齐河县纳税“十强企业”。

  百多安和前沿生物与齐河的成功合作,是齐河开放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齐河致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的真实写照。近两年来,一批高水平医养健康产业项目集群式落地齐河,齐河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已集聚10余家高端生物医药企业,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目前,以百多安医疗器械、英盛检测、分子诊断试剂、中科基因检测、卡森干细胞等项目为代表,齐河聚集心脏支架、基因检测、分子诊断试剂等核心技术企业,正着力打造门类齐全、技术领先的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集聚效应正在日益凸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滚石上山松劲则失,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借助黄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出组合拳正在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将一片荒凉的低洼地改造成高科、生态、文旅、康养等初显生机的产业新城,“齐河梦”正从构想慢慢变成现实。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